[发明专利]印压模具及其导光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1964.7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叶钧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3/00 | 分类号: | B41K3/00;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及其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在导光板上印压光学微结构图案的印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在导光板表面制作光学微结构时,其中一方法是利用激光束对印压模具进行高温轰击,使得此印压模具表面被多个激光束熔融后形成许多微型凹孔,以便利用印压模具表面上之此些微型凹孔,在导光板之表面印压出对应之光学微结构。由于此些凹孔之口径具微米级尺寸大小,故称之为微型凹孔。
然而,请参阅第1图所示,第1图绘示现有技术中微型凹孔具火山口外观之俯视图(a)及剖视图(b)。
利用激光束对印压模具表面进行高温轰击将无可避免地导致熔渣喷溅现象,以致于各微型凹孔440处形成火山口之外观,意即在微型凹孔440之周缘形成一或多个不规则之突起物420。
如此,若微型凹孔440周缘之突起物420因弯折或崩塌掉落至微型凹孔440内,而填补微型凹孔440时,将导致印压模具后续对导光板进行光学微结构图案之印压工作时,无法完整地印压出完整的光学微结构图案,进而导致导光板之导旋光性能的劣化。
由此可见,上述印压模具之结构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式被发展完成。
因此,如何能提供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之结构,避免再现上述之后果,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印压模具,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印压模具得到的导光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印压模具包括:一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一印压面;以及一微孔聚集图案;所述的微孔聚集图案分布在该印压面并且包含多个微型凹孔,每一该些微型凹孔之周缘具有至少一个突起物,且每一该些微型凹孔之周缘及其突起物之顶面皆具有一熔融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种印压模具包括:一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一印压面;以及一微孔聚集图案;所述的微孔聚集图案分布在该印压面并且包含多个由激光束所形成之微型凹孔;每一该些微型凹孔之周缘具有至少一凹陷部,该凹陷部表面具有一熔融表面,且该凹陷部之深度小于该微型凹孔之深度,且该些凹陷部共同接通该微型凹孔。
本发明的导光板包括:利用上述印压模具之一所印压出之光学微结构图案,所述的光学微结构图案分布在该板体之表面并且包含多个凸出部,每一该些凸出部之外型与该微型凹孔及该些凹陷部共同之外型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降低或甚至避免微型凹孔周缘之突起物因脱落而填补微型凹孔之机会,进而避免印压模具后续对导光板进行光学微结构图案之印压工作时,无法在导光板表面印压出正确的光学微结构图案;另外,也提高印压模具之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第1图绘示现有技术中微型凹孔具火山口外观之俯视图(a)及剖视图(b)。
第2图绘示本发明由激光束依序轰击微型凹孔周缘之突起物之操作示意图。
第3图绘示本发明印压模具之外观示意图。
第4图绘示本发明印压模具之微孔聚集图案之一区域M中之其中一微型凹孔于一实施例之俯视图。
第5图绘示第4图之5-5剖视图。
第6图绘示本发明印压模具之微孔聚集图案之一区域M中之其中一微型凹孔在另一实施例之俯视图。
第7图绘示第6图之7-7剖视图。
第8图绘示本发明印压模具之微孔聚集图案之一区域M中之其中一微型凹孔在又一实施例之剖视图。
第9图绘示本发明印压模具之微孔聚集图案之一区域M中之其中一微型凹孔在再一实施例之剖视图。
第10图绘示本发明印压模具在一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及其操作示意图。
第11图绘示本发明印压模具在另一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及其操作示意图。
第12图绘示本发明印压模具所印压出光学微结构图案之导光板在一实施例之示意图及其中一凸出部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揭露一种印压模具,用以完整地印压出光学微结构图案,进而保持导光板之导旋光性能。
本发明揭露一种印压模具,用以降低微型凹孔周缘之突起物因脱落而填补微型凹孔之机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