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引导件及缓冲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2379.9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晶子;山本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12 | 分类号: | F16F1/12;B62K25/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引导 缓冲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使车辆的车轮悬置的螺旋弹簧进行引导的弹簧引导件及具备该弹簧引导件的缓冲单元。
背景技术
在机动二轮车或手推车等车辆中,具有用于使其车轮悬置的缓冲单元。该缓冲单元具有对伴随车辆行驶的上下运动等进行适当缓冲的功能。例如,在机动二轮车中,在摇臂上支承有旋转自如的后轮,摇臂上下摆动自如地设置在车架上,在该摇臂与车架之间配置缓冲单元,由此对伴随行驶的后轮的上下运动进行缓冲,从而维持操纵性和乘车舒适度。
该缓冲单元的结构具备:使内轴部件沿轴向滑动自如地与筒状的外轴部件嵌合的减振装置;将该减振装置在内部收纳在同轴上并安装在外轴部件与内轴部件之间的螺旋弹簧。并且,其功能通过螺旋弹簧缓冲伴随车辆行驶的车轮的上下运动,并通过减振装置进行减衰、吸收伴随车辆行驶的车轮的上下运动来维持乘车舒适度等。
在此,缓冲单元通过螺旋弹簧伸缩来缓冲车轮的上下运动,但由路面的细小的凹凸产生的行驶振动或发动机的振动等比较高频率的振动也施加给螺旋弹簧。因此,存在螺旋弹簧与该高频率的振动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影响车身振动的状况、螺旋弹簧与缓冲单元的其它部件摩擦的状况、螺旋弹簧自身的振动产生的被称为振动声(日语:ビビリ音)的噪声的状况,为了应对上述状况,到目前为止提出了各种改善方案。
对到目前为止的缓冲单元的改善进行简单说明,例如,提出有通过比较厚的橡胶盖覆盖螺旋弹簧的一端部来抑制振动的结构,还提出有图8、图9所示的改良。
图8所示的以往的缓冲单元65的特征在于,为将安装在外轴部件61与内轴部件62之间的螺旋弹簧(64a、64b)分割成二部分的结构。
即,图8所示的结构将覆盖外轴部件61的筒状的弹簧座66沿轴向滑动自如地设置于该外轴部件61,在设置于弹簧座66上的凸缘66a与外轴部件侧的凸缘61a之间安装螺旋弹簧64a,并在凸缘66a与内轴部件侧的凸缘62a之间安装螺旋弹簧64b。根据该缓冲单元65的结构,通过经由弹簧座66将共振点不同的两个螺旋弹簧64a、64b连结,使所述螺旋弹簧64a、64b相互干涉,从而抑制共振。
图9所示的以往的缓冲单元40是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该结构中,覆盖外轴部件51的筒状的弹簧引导件57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设置于外轴部件51,并在弹簧引导件57的凸缘59与内轴部件侧的凸缘52a之间安装螺旋弹簧56。
在减振装置53的外轴部件51与螺旋弹簧56之间设有筒状的弹簧引导件57,该弹簧引导件57具有断开狭缝58a。并且,该弹簧引导件57被设置在其前端侧(靠近缓冲单元中央)的弹性环63向使座径扩张的打开方向施力。由此,使弹簧引导件57积极地与由于车辆的行驶振动等而振动的螺旋弹簧56接触,来抑制螺旋弹簧56的振动。
该缓冲单元40中,由于仅在螺旋弹簧56的内侧设置弹簧引导件57,因此不会使缓冲单元大型化,而且不需要烦杂作业就能够组装缓冲单元4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2585号公报
然而,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虽然比较好地改善了目前的课题,但在改善弹簧引导件57与配置在其内侧的部件碰触时的声音方面还有余地。而且,如上所述,该文献1所公开的弹簧引导件57由于通过与装入到座自身的弹性环62的组合结构来发挥减振性能,因此在座自身的形状复杂化及易组装性方面还留有应当解决的课题。
根据此种状况,在此种弹簧引导件中,需要一种比以往的结构更简单而噪声的抑制效果更高且组装性更优良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比以往更有效地抑制缓冲单元所具备的螺旋弹簧的噪声的产生,且组装作业也优良的弹簧引导件及缓冲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弹簧引导件,其为大致筒形状且设置在螺旋弹簧与外轴部件之间,该螺旋弹簧收纳减振装置的轴部分且安装在所述外轴部件与所述内轴部件之间,该减振装置中,内轴部件沿轴向滑动自如地与筒状的所述外轴部件嵌合,所述弹簧引导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引导件的主体躯干部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设有朝向该主体躯干部的轴心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所述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在所述主体躯干部的圆周方向上分离而设置多个。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以第二方面所述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引导件具备沿所述主体躯干部的径向与引导器内外表面连通的狭缝,该狭缝形成在与所述两突起部的至少任一侧的突起部在圆周方向上同相位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2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电时电源模块
- 下一篇:能够拆卸的布线等的固定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