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薄片转移定位工艺及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2484.2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6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蔡峰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7 | 分类号: | G06K19/06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薄片 转移 定位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薄片转移定位工艺及定位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薄片转移定位工艺类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标签金属薄片定位装置及转移定位工艺。
背景技术
声磁标签是电子标签的一种,是利用声磁共振技术,由非晶片、偏磁片、不干胶粘贴纸等构成的防盗标签,主要用途与纸标签相同,以防止被保护商品的被盗,其中偏磁片组装时是由两侧薄膜定位多个偏磁片,然后覆盖于底盒的开口面并结合为一体。目前,薄膜定位多个偏磁片多采用胶粘方式,使薄膜能较牢固的固定住多个磁片,然,由于所述薄膜和偏磁片厚度较薄,定位时不需要很强的附着力,而胶粘方式使用的胶其粘合力强,使用不方便。
另外,目前的薄片转移定位工艺还没有采用本发明人创作的定位装置,故,才有本发明的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薄片转移定位工艺,达到薄片与薄膜结合快速且不错位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金属薄片定位装置,利用该装置将油墨刷于薄膜上,可以方便粘结偏磁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属薄片转移定位工艺,将薄膜定位在金属薄片定位装置的托盘上,通过金属薄片定位装置的印模的若干个镂孔往薄膜上刷印油墨,然后将金属薄片吸附到薄膜上的油墨处,上述金属薄片数量等于印模上镂孔的数量,最后将另一张印好的薄膜覆盖于第一张带金属薄片侧的薄膜上并压紧。
进一步,所述的金属薄片是通过真空吸附转移到薄膜上对应的油墨粘合部位。
进一步,所述的油墨粘合部位的面积不大于金属薄片的粘结面积。
进一步,所述的金属薄片为偏磁片,其外形与标签底盒配合。
一种金属薄片定位装置,包括托盘、印模、底板及支架,其中:
托盘,设置于底板上并在底板可左右移动,以调整与印模的相对位置;
印模,其上设有若干镂孔,与托盘配合以刷印托盘上的薄片,所述的印模一端连接于支架上,另一端为开合端以实现印模与托盘配合;
底板,其设置于托盘下用于支撑整个装置;
支架,其两端支柱固接于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的托盘包括托板及结合为一体的动板,托板为平铺薄膜的平面板,其与印模配合实现刷印油墨作业,动板通过其两侧边的调节机构设置于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机构至少为一对,其对称设置于底板两侧边,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和连接座,连接座固定于底板上,连接座上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螺杆贯穿于上述螺孔并连接于动板上,螺杆的外端为旋钮,通过旋转螺杆使动板及托板左右移动,以实现托板上薄膜的定位。
进一步,所述的印模包括边框、印板、刮板及转接件,印板上设有5X10个镂孔,各行相邻镂孔间隔相同,各列相邻镂孔间隔相同,印板周边为边框,边框一端通过转接件连接于支架的横杆上,刮板的刮刷端蘸上油墨刷过印板,油墨通过镂孔到达托盘上的薄膜上。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包括两侧支柱及其之间连接的横杆,支柱侧面设有横向通孔,螺杆设置于通孔内并向上延伸到支柱顶端面并由旋钮固接,支柱间的横杆两端与螺杆连接,螺杆与支柱顶端的配合处为螺纹配合,通过旋钮转动使支柱之间的横杆上下移动 ,使印模与托盘更紧密配合。
本发明是将偏磁片转移到薄膜上,由于制作标签时提高效率,薄膜上定位的偏磁片数量与一版底盒上的腔体数量一样,组装为一体后再分割个单体标签利用其背面的不干胶粘于商品上。偏磁片转移过程如下:将薄膜放入托盘定位,压上印模,用刷板(刮板)蘸上适量的油脂或油墨,然后在印模上刷过,使油脂或油墨粘接到薄膜上,然后通过真空吸附把对应的偏磁片转移到薄膜上,并用另一印好的薄膜覆盖后压紧。本发明的薄膜与偏磁片结合是采用油脂或油墨,避免了现有的胶粘方式的不足,并且油脂或油墨使用方便,可一次性印刷于薄膜上,具有偏磁片转移吸附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合模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开模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开模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金属薄片转移定位工艺,将薄膜定位在金属薄片定位装置的托盘上,通过金属薄片定位装置的印模的若干个镂孔往薄膜上刷印油墨,然后将金属薄片吸附到薄膜上的油墨处,上述金属薄片数量等于印模上镂孔的数量,最后将另一张印好的薄膜覆盖于第一张带金属薄片侧的薄膜上并压紧。金属薄片是通过真空吸附转移到薄膜上对应的油墨粘合部位。油墨粘合部位的面积不大于金属薄片的粘结面积。金属薄片为偏磁片,其外形与标签底盒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2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