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选尾煤的浓缩方法及浓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2517.3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武;朱宏江;邢瑞军;范中相;孙金荣;黄双进;李艳国;刘加伟;李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曹淑敏 |
地址: | 06310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选 浓缩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洗选工艺中煤泥水浓缩、澄清方法,尤其是一种煤泥水处理过程中浮选尾煤的浓缩方法。
背景技术
煤泥水处理的任务是:用浮选或回收的方法使煤泥成为产品;用浓缩、过滤、澄清等方法得到生产复用的循环水,实现“煤泥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并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有些洗煤厂由于煤泥水准备作业流程确定不合适,浮选尾煤进入浓缩机后得不到快速、有效沉淀,产生细泥积聚现象,不能保证洗水稳定在低浓度状态,从而对浮选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浮选精煤回收率明显降低;
在煤泥回收中,难度大,问题最多的是浮选尾煤的回收。也是能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的关键。要得到质量合格的循环水,即洗水浓度一般应控制在30g/l以下。除了使用絮凝剂在浓缩机中得到清水外,还要求浮选有足够的能力。对浓缩浮选来说浮选应能处理洗水中的全部煤泥,否则洗水浓度很高,使生产处在非常被动的局面。甚至使用絮凝剂处理高浓度洗水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直接浮选的尾煤浓缩机溢流水质量取决于压滤机的正常工作,以及是否能够及时清理尾煤浓缩机底流中积存的尾煤,这样再加絮凝剂才能得到如清水一样的循环水。
目前比较可行的浮选尾煤回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全压滤,即浮选尾煤经过一次浓缩,底流全部通过压滤机处理;另一种是沉降过滤离心机和压滤机联合作业,即浮选尾煤经过浓缩,较粗的底流用沉降过滤离心机回收,溢流经第二次浓缩,其底流再用压滤回收。因此,浮选尾煤的浓缩做为其中间环节对煤泥水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煤泥在浓缩机中得不到快速、有效沉淀,将导致浓缩机溢流水浓度大,底流浓度小,继而对后续作业产生严重影响,由于循环水浓度大,浮选精煤回收率降低;由于底流浓度小,压滤机处理能力下降,系统将进入恶性循环,直至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组织。
目前在煤炭洗选加工方面多采用浓缩机通过添加药剂对浮选尾矿进行浓缩、澄清,由于其处理能力大,能耗小,对煤泥水的浓缩、澄清作用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但是,当前在浓缩机添加凝聚剂、絮凝剂方面,多是凭经验进行,而且在加药方式、加药点布置方面没有依据,煤泥中有时泥质页岩含量偏高,所以经常出现洗水浓度不稳定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洗水浓度低,而且稳定的煤泥水处理过程中浮选尾煤的浓缩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浮选尾煤的浓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浓缩方法为煤泥水通过入料管进入尾煤浓缩机,絮凝剂通过与入料管连通的絮凝剂加药管混入到煤泥灰中,混合有絮凝剂的煤泥灰在尾煤浓缩机中实现浓缩、澄清,其改进之处在于:絮凝剂加药点位于尾煤浓缩机的前边沿;在煤泥灰中混入絮凝剂之前混入有凝聚剂,凝聚剂通过与入料管连通的凝聚剂加药管混入到煤泥灰中;凝聚剂加药点位于絮凝剂加药点前L米处;L由式Ⅰ得出
L=10*(Q÷X)/(3.14*R2*3600) (Ⅰ)
式中:Q为煤泥水流量,单位m3/h;X为入料管数量;R为入料管的半径,单位m。
作为本发明方法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絮凝剂加药点由3个依次排列的絮凝剂分加药点构成,相邻的絮凝剂分加药点相隔0.5米;所述的凝聚剂加药点由3个依次排列的凝聚剂分加药点构成;相邻的凝聚剂分加药点相隔0.5米。
作为本发明方法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絮凝剂选用聚炳烯酰胺,加药量为煤泥水流量的的千分之一;所述凝聚剂选用纳尔科8103,加药量为煤泥水流量的的千分之一。
本发明装置包括尾煤浓缩机和加药装置,所述的加药装置是在尾煤浓缩机的入料管上连通有絮凝剂加药管和凝聚剂加药管;絮凝剂加药管在尾煤浓缩机的前边沿处与入料管连通;凝聚剂加药管与入料管的连通点位于絮凝剂加药管与入料管的连通点之前L米处;L由式Ⅰ得出
L=10*(Q÷X)/(3.14*R2*3600) (Ⅰ)
式中:Q为煤泥水流量,单位m3/h;X为入料管数量;R为入料管的半径,单位m。
作为本发明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絮凝剂加药管通过3根絮凝剂分加药管与入料管连通;相邻的絮凝剂分加药管与入料管的连通点相隔0.5米;凝聚剂加药管通过3根凝聚剂分加药管与入料管连通;相邻的凝聚剂分加药管与入料管的连通点相隔0.5米。
凝聚剂和絮凝剂加药点的布置对于煤泥水的处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发明装置絮凝剂加药点布置在浓缩机池子边沿处,凝聚剂加药点放在絮凝剂加药点前,根据煤泥水流量和管径尺寸,为保证药剂跟煤泥水充分混合,两种药剂各设3个加药点,每个点相隔0.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未经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2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级过渡金属氮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