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高铁钢轨伤损探测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2898.5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章欣;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12;G01N29/5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振动 信号 钢轨 伤损 探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高铁钢轨伤损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高铁钢轨的振动信号,并对所述振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取n个IMF分量和一个残差;IMF为内固模态函数;
步骤二、计算步骤一获取的n个IMF分量与分解之前采集到的振动信号的相关性系数ui(i=1,2,...,n),选取相关性系数ui大于阈值λ的IMF分量作为伤损特征信息IMF;
步骤三、分别计算步骤二获取的伤损特征信息IMF的功率谱密度,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获取的伤损特征信息IMF的功率谱密度确定高铁钢轨伤损部位,完成高铁钢轨伤损的探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高铁钢轨伤损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通过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高铁钢轨的振动信号,将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高铁钢轨的轨底上表面,且距离轨底外边缘d距离处,所述d的取值范围是18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高铁钢轨伤损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获取n个IMF分量和一个残差的过程为:
设定输入伤损振动信号为x(t),t=1,2,...,N,
步骤11、IMF分解过程初始化:n=1,且满足关系式rn-1(t)=x(t)成立,其中rn-1(t)为第(n-1)次分解后趋势函数;
步骤12、筛选过程初始化,k=1,且满足关系式hn(k-1)(t)=rn-1(t)成立,其中hn(k-1)(t)为第n次经验模态分解中经过第(k-1)次筛选后的剩余函数;
步骤13、根据筛选程序获取经过第k次筛选后的剩余函数hnk(t);
步骤14、采用标准偏差准则判断步骤13获得的剩余函数hnk(t)是否满足本征模态函数IMF的条件,即是否小于阈值HSD,0.2≤HSD≤0.3;
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5,判断结果为否,则k=k+1,然后执行步骤13,
步骤15、提取一个本征模态函数分量cn(t)=hnk(t);
步骤16、获取输入伤损振动信号x(t)经过第n次经验模态分解的趋势函数rn(t)=rn-1(t)-cn(t);
步骤17、判断趋势函数rn(t)是否为单调函数;
判断结果为否,则n=n+1,然后执行步骤12,判断结果为是,完成提取过程,获得n个IMF分量{c1(t),c2(t)…cn(t)};和1个残差RES:rn(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高铁钢轨伤损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获取剩余函数hnk(t)的过程为:
步骤131、利用三次样条函数获取输入伤损振动信号x(t)经过第n次经验模态分解中经过第k-1次筛选后的剩余函数hn(k-1)(t)的上、下包络,
步骤132、计算所述剩余函数hn(k-1)(t)上、下包络曲线在各个t的均值
步骤133、获取输入伤损振动信号x(t)经过第n次经验模态分解中经过第k次筛选后的剩余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高铁钢轨伤损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4的中HSD=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28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