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2912.1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林;周中凯;龚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C08K5/54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氯乙氧基 硅烷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属含氯有机硅双元素协同阻燃剂还兼有较好的增塑性,适合作为聚氯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等的阻燃增塑剂之用。
背景技术
目前合成高分子材料及其用于加工的增塑剂用量巨大,由于高分子材料大多是极易燃烧,常引起火灾,所以阻燃剂得到了飞速发展。当今阻燃剂用量是仅次于增塑剂用量的第二大助剂。人们从使用方便的角度和化学原子利用率提高的思路总希望阻燃性和增塑性能在同一化合物结构里体现出来,把阻燃元素镶嵌或接枝到增塑剂分子中,即合成阻燃增塑剂;从应用中发现有些材料如聚氯乙烯本身是很好的阻燃材料,但由于易燃增塑剂的加入使材料变的易燃,也即由于增塑剂的使用同时必须加入阻燃剂,为了克服此问题也提醒人们开发新的阻燃增塑剂。目前磷系阻燃增塑剂已有应用,硅系阻燃增塑剂由于价格昂贵开发应用受到了限制。发明者研究开发出了以硅烷偶联剂产业的副产物廉价的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和氯乙醇反应制备新型硅卤协同阻燃增塑剂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本发明可解决甲基三氯硅烷综合利用的难题,又开辟了廉价优良的阻燃增塑剂新品种,可满足市场的需求、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用硅烷偶联剂产业的副产物甲基三氯硅烷合成一种硅卤协同阻燃增塑化合物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其合成工艺简单、阻燃增塑性好,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CH3Si(OCH2CH2Cl)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且原料廉价易得,设备投资少,成本低廉,该方法为:
在水浴冷却条件下将一定摩尔比的氯乙醇滴加到甲基三氯硅烷中,以滴加速度控制温度不超过35℃,滴完后升温到35℃~100℃反应回流3-8h,待氯化氢放完后,反应结束,加入产品重量的1.5%~2.5%的三聚氰胺固体缚酸剂,搅匀后,减压蒸馏除去少量的低沸点物和过量的氯乙醇(回收使用),过滤,得无色至浅黄色液体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
如上所述一定摩尔比是指甲基三氯硅烷与一氯丙醇的摩尔比为1∶3~1∶4.5。
本发明的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为无色液体,其产率为91%~98%,分解温度为235±5℃,闪点(开口杯)为195±5℃。密度为1.333(20℃),折光率nD25=1.4558,其适合作为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聚氨酯等材料的阻燃剂及增塑剂之用。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工艺原理如下式所示:
CH3SiCl3+3HOCH2CH2Cl—→CH3Si(OCH2CH2Cl)3+3HC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①由于本发明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具有稳定的C-Si键结构及对称的酯结构,其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有较好的增塑性,分子中同时含有硅氯双重阻燃元素又有较好的阻燃性。
②本发明以硅烷偶联剂产业副产物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合成硅卤协同阻燃增塑剂甲基三(2-氯乙氧基)硅烷。可解决甲基三氯硅烷综合利用的难题,又开辟了廉价优良的阻燃剂新品种。
③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2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铣横梁直线导轨仿形装置和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