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4402.8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文;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9;C02F103/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革 深度 处理 废水 循环 利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纳米催化电解系统、浸没式超滤膜过滤分离系统、超滤膜清洗系统和电渗析系统;
所述纳米催化电解系统用于纳米催化电解、沉淀和过滤处理,纳米催化电解系统设有第1截止阀、水泵、纳米催化电解机、沉淀罐和过滤装置;第1截止阀的进口外接制革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二沉池排水口,水泵的进口接第1截止阀的出口,水泵的出口接纳米催化电解机的进口,纳米催化电解机的出口接沉淀罐的进口,过滤装置的进口接沉淀罐的出口;
所述浸没式超滤膜过滤分离系统用于将纳米催化电解系统所得制革净化废水过滤、分离得透析水和浓缩水,浸没式超滤膜过滤分离系统设有第2截止阀、浸没式超滤膜池、鼓风机、曝气器、超滤膜系统、抽吸泵和透析液贮罐,所述浸没式超滤膜池经进水管和第2截止阀与纳米催化电解系统的沉淀罐出口连接,超滤膜系统的超滤膜浸没在浸没式超滤膜池中的制革净化废水中,抽吸泵从超滤膜内侧将水负压抽吸过膜壁,产生的透析水通过抽吸泵收集到透析液贮罐用于进一步经过电渗析脱盐得供生产上循环利用的再生水,浸没式超滤膜池的出口依次经过抽吸泵、第3截止阀接透析液贮罐;
所述超滤膜清洗系统用于清洗超滤膜过滤分离系统,超滤膜清洗系统设有清洗液罐、反冲洗泵、第4截止阀和联接管道,清洗液罐的出口接反冲洗泵的进口,反冲洗泵的出口接第4截止阀的进口,第4截止阀的出口接浸没式超滤膜过滤分离系统的超滤膜系统;
所述电渗析系统设有第5截止阀、电渗析机、透析液贮罐和浓缩水贮罐,第5截止阀的出口接浸没式超滤膜过滤分离系统的浸没式超滤膜池的出口,电渗析机的进水口接第5截止阀的出口,电渗析机的透析水出口接透析液贮罐,电渗析机的浓缩水出口接浓缩水贮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采用砂滤、多介质过滤或微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式超滤膜过滤系统的工作条件是:常温~45℃,工作压力为3~50k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析系统采用倒极电渗析系统、液膜电渗析系统、填充电渗析系统、双极性电渗析系统或无极水电渗析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析系统的工作条件是0.5~3.0kg/cm2,操作电压50~250V,电流强度1~3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析系统采用一段电渗析系统、二段电渗析系统、三段电渗析系统和四段电渗析系统。
7.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催化电解:将经过生化处理后二沉池的制革深度处理废水经水泵提取后,输入纳米催化电解机中进行纳米催化电解,再经过阀门进入沉淀罐沉淀,然后输入过滤装置过滤,除去废水中因纳米催化电解产生的固体杂质、浮游生物、细菌、胶体得净化废水;
2)浸没式超滤过滤:将经过纳米催化电解系统系处理后的净化制革废水经管道流入浸没式超滤系统进行超滤膜过滤处理,得透析水;
3)电渗析:将经过浸没式超滤系统处理所得的净化制革废水经过水泵送入电渗析系统,进行电渗析脱盐,得脱盐水和浓缩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纳米催化电解的工作电压为2~250V,相邻两个电极间的电压为2~18V,相邻两个电极间的最佳电压为3~8V,电流密度为10~280mA/cm2,电流密度最佳为50~230mA/cm2,制革深度处理废水经过电解后经阀门流入沉淀罐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超滤膜过滤的工作条件为:常温~45℃,工作压力3~50kPa。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革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电渗析系统的工作条件为:0.5~3.0kg/cm2,操作电压50~250V,电流强度1~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44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