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两苗互作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4767.0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钢;郭红霞;侯玉霞;刘梦林;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G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两苗互作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两苗互作育苗方法,其利用植物间的互作作用来消除或减小植物根系中对其自身生长不利的分泌物、改善基质的透气性,并使目的植物根系、互作植物根系与基质形成较好的网状基质钵体。
背景技术
植物育苗特别是工厂化育苗常因钵体和根系附着力不够,使得钵体易散。若需运输,只能带盘搬运,或者裸根移栽,要么增加秧苗成本,要么导致缓苗期长等。
同时,由于植物均存在不同的自毒作用,其根系分泌物往往对其自身根系的发育有抑制作用,导致基质的可重复利用性降低。植物间互作往往可使这种自毒作用减弱或消除。如据我们试验,棉花根系分泌物之一2,4—二叔丁基苯酚可使棉花根系数量和生长降低30%,但当和小麦间作30日后,其浓度可减少40%以上,从而利于棉花根系生长。
据此,我们发明植物两苗互作育苗方法,以期解决植物育苗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两苗互作育苗方法,以解决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秧苗发育根系发育不良、秧苗钵体易散、移栽后缓苗期过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两苗互作育苗方法,将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互作植物)种子与实行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的植物(目的植物)种子一起播种在育苗盘的同一孔穴内,用基质覆盖,然后放入农膜拱棚或温室内,(期间按照本领域常规技术保持植物种子发芽成苗的适宜湿度,如可以通过浇水、喷施营养液或植物促根剂来保持土壤相应的湿度,浇水可以从育苗盘下部采用漂浮、漫浇等形式,也可以采用从育苗盘上部喷雾或漫浇等形式),植物出苗后经揭膜或开棚炼苗至植物根系将基质结成不散的钵体时,即可起苗移栽。
所谓目的植物是指育苗待移栽的植物(被保留);而互作植物是指利用其根系对目的植物钵体进行加固或者是减弱目的植物根系的自毒作用,用以使目的植物生长更好的植物,是与目的植物一起播种、在起苗移栽后被除去或者生长被抑制的植物。
在植物根系将基质结成不散的钵体时,较好的,可以用选择性除草剂除去互作植物(采用喷施或灌浇的方式将互作植物杀死),然后起苗移栽。本发明使用选择性苗后茎叶除草剂。
或者,把需春化作用的互作植物种子(如冬性小麦或冬性油菜)与不需春化作用的春季或夏季目的植物种子一起播种,炼苗至植物根系将基质结成不散的钵体时,起苗移栽。采用此播种方法,不需要用选择性除草剂来除去互作植物,而是利用春化作用使互作植物不能拔节,最终使其不影响目的植物生长。
所述基质可以为土壤或者非土壤化材料,非土壤化材料可以是蛭石、草炭、植物秸秆腐熟物、珍珠岩、沙土、椰粉和花生壳等所有可作为无土育苗基质的非土壤化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另外,为增加植物根系数量,增强植物根系强度,每千克基质中可加入0.0001—1000mg植物促根剂或者在育苗期间喷施植物促根剂。所述植物促根剂可以为吲哚乙酸、吲哚乙酸钠、萘乙酸、萘乙酸钠、吲哚丁酸、吲哚丁酸钠、吲哚丁酸甲酯、2,4—D丁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采用喷施方式时,以将上述化合物配成质量百分浓度为0.0001—1000mg/Kg的水溶液为宜。
本发明方法的创新点在于:将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互作植物种子与实行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的目的植物种子一起播种,利用植物间的互作作用来消除或减小植物根系中对其自身生长不利的分泌物、改善基质的透气性,并使目的植物根系、互作植物根系与基质形成较好的网状基质钵体。植物出苗后炼苗至植物根系将基质结成不散的钵体时,用选择性除草剂除去互作植物种苗或者利用春化作用使互作植物种苗不能拔节,之后起苗移栽。该方法利用互作植物的根系增加了钵体强度,使钵体不易散裂,缩短了栽后缓苗期,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两苗互作育苗方法可以适用于一切能采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具体的,所述互作植物或目的植物包括作物、花草、花木、中草药和林木等。以下仅列举一些常见的植物,但本发明方法所述植物并不局限于此。常见的作物如:棉花、花生、大豆、油菜、葵花、芝麻、西红柿、西瓜、黄瓜、甜瓜、辣椒、烟草、玉米、谷子、高粱、洋葱、大蒜、土豆、甜菜、红薯、水稻和小麦等;花草、花木如:君子兰、水仙、吊兰、郁金香、菊花、花叶芋、袖珍椰子、月季、牡丹、芍药、鸡冠花、蝴蝶兰、文竹、松树、桧柏和箭麻等;林木如:文冠果、沙棘等;中草药如:板蓝根、山茱萸、三七、山扁豆、千金子、小茴香、花椒、艾叶、丁香、天葵子和无花果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4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置微型打印机数码管显示的事件纪录器
- 下一篇:体育俱乐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