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构直拉悬索高架路主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4936.0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长峰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E01D11/0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构直拉悬索高架路主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构直拉悬索高架路主结构,尤适用于扩大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以及铁路的通行量。
二、背景技术
现城市车辆急剧增加,而道路建设受规划、土地、拆迁等限制无法满足通行需要,车辆拥堵已严重影响城市功能和社会经济秩序。载重量和速度差异较大的各种车辆同时混合行驶,拥堵和交通事故频现。遭遇冰雪冻雨天候时,道路极易丧失通行功能,且易多发交通事故。铁路客货列车同线混合行驶,客运列车晚点率高。如建造钢筋混凝土高架路,势必中断原有通行,给其他本已通行困难的道路形成更大压力,极易诱发市内交通整体瘫痪。
目前国内外钢构桥梁、厂房、楼房、体育场馆等较多见,其中荷载较大的为钢构桥梁。高架路均为钢筋混凝土,钢构高架路尚未亲见,也未见诸媒体的相关报道,上网对钢构高架路的搜索为零。本发明主要参考了《钢结构工程识图与施工精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钢结构原理与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电话:023-65102378),并就发明中的技术问题及合理性、安全性等请教和咨询了相关专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构直拉悬索高架路主结构,可在不增加道路占地和不中断原有交通的前提下实施道路建设,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路少车多的拥堵问题,从而极大提高原有道路的通行量,并使其具备全天候通行功能。
横向悬索通过立柱的支撑固定并连接固定于两端的锚桩,再等间隔连接固定垂直悬索上端,垂直悬索下端悬挂承重横梁,承重横梁的跨度为50米至400米。
桁架的截面为三角形,桁架的跨度为8米至36米。
能够在建造单层钢构直拉悬索高架路的前提下叠加建造成双层钢构高架路。
立柱顶端连接固定有网壳结构。
网壳结构的外缘铺设有防水电热板。
本发明的好处:一是道路建设不用征地和拆迁,充分利用了原有道路的空间;二是施工时可不中断原有交通,工期相对较短;三是既适用于城市交通,也适用于高速公路和铁路;四是能有效提高原有道路的通行量;五是慢速重车与快速小车分驶,客运和货运列车分驶,保障了公交车辆和客运列车通行顺畅,并减少事故发生率;六是加装了防冰雪冻雨的网壳结构,具有全天候通行功能;七是拆卸后可回收利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道路横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道路纵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桁架和檩条的俯视示意图。
图1至图4的编号注记:(1)立柱,(2)承重横梁,(3)桁架,(4)檩条,(5)檩条支撑杆(6)垂直悬索,(7)横向悬索,(8)网壳结构,(9)路面,(10)固定架,(11)防水电热板,(12)隔热板,(13)改性耐火硬塑料,(14)连接杆,(15)腹杆,(16)檩条连接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城市道路为例:
第一步:请具备一级资质或权威建筑设计院所的相关专家,对本发明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证。确定适用钢材的种类、规格等,计算出各种荷载的准确数据,并向决策层提出结论和建议。
第二步:在对本发明的应用可行性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整体规划钢构高架路的建设布局。
第三步:勘测道路,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施工准备。
第四步:按程序确定具备一级资质和有实践经验的施工队伍及监理公司。
第五步:严格监控钢材质量,购买时必须有质量保证单,到货后必须检测验收。
余同钢构项目施工实施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长峰,未经吴长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4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压硬密封平板阀
- 下一篇:一种滚浪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