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流变液动态屈服变异性标定的微观尺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5018.X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波;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变 动态 屈服 变异性 标定 微观 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涉及一种磁流变液动态屈服变异性标定的微观尺度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结构控制的重要元件,以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MRF)为基本材料的磁流变阻尼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究。磁流变液一般是由微米级高磁导率的颗粒与非磁性的流体组成,具有快速、完全可逆的相变特性。在外加磁场作用时,悬浮颗粒磁化为磁极子,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形成链、簇、墙式结构。这种微观结构性态能显著增强悬浮颗粒的黏性,明显改变磁流变液的流场特征,具有良好的可控特性。
目前,考察MRF动态屈服的变异性有三种尺度:微观尺度,考察粒子间相互作用及其系综;细观尺度,考察链-链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宏观表现;宏观尺度,考察均质连续体响应及其屈服性态。仔细分析可知,细观尺度方法往往基于理想假定、不能反映分散悬浮相互作用及其随机涨落的物理本质;宏观尺度方法均是依赖于试验分析的现象学方法、也缺乏对随机涨落本质的揭示。而已有的微观尺度分子动力学仿真方法,大多限于小规模模拟,且往往忽略Brownian运动的影响。更为重要的,微观尺度的粒子随机涨落与宏观尺度动态屈服变异性的关系尚未见相关文献提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流变液动态屈服变异性标定的微观尺度方法,揭示了磁流变液动态屈服随机涨落的物理本质,提出了其变异性标定的新途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磁流变液动态屈服变异性标定的微观尺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研究的对象设置分子动力学仿真的磁流变液材料参数,材料参数是根据被仿真分析的磁流变液获得的;
2)建立多场耦合作用下悬浮粒子运动的Langevin方程,并编制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
3)采用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进行磁流变液微观结构演化模拟;
4)构造内秉微观粒子随机运动信息的宏观屈服应力模型,并根据磁流变液微观结构演化模拟结果,统计得到具有非线性涨落和随机涨落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5)建立具有随机参数的Bingham剪变率本构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准则识别Bingham模型中的随机参数,并标定它们的变异性。
所述磁流变液材料参数包括磁流变液的组份、温度场、磁场和剪切场。
由于悬浮粒子的初始位置、初始速度和Brownian运动是随机的,所述磁流变液微观结构演化模拟设置数十次工况进行模拟。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基于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从多场耦合作用的磁流变液悬浮的运动分析出发,构造了内秉微观粒子随机运动信息的磁流变液屈服应力的随机多尺度模型,获得了具有随机参数的Bingham剪变率本构,进一步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准则,标定了本构参数的变异性。本发明揭示了磁流变液动态屈服随机涨落的物理本质,提出了其变异性标定的新途径,突破了传统依赖于多次试验分析的现象学标定方法,为磁流变液控制元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深入的认识。
附图说明
图1为稳态剪切场作用下某分散悬浮磁流变液的应力应变关系图。
图2为示例的悬浮粒子运动涨落与屈服应力变异系数的对比图。
图3为示例的拟合Bingham模型均值及其加减一倍标准差对比图。
图4为磁流变液动态屈服变异性标定的微观尺度方法框图。
图5为磁场和剪切场的加载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多场耦合作用下悬浮粒子运动方程
磁流变液悬浮球粒子i的运动受控于如下Langevin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