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磁性线圈中的磁芯产生涡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5125.2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6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珏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珏莹 |
主分类号: | H01F3/06 | 分类号: | H01F3/06;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02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磁性 线圈 中的 产生 涡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导磁材料产生涡流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减少交流电机、电器中的所用的磁性线圈中的磁芯产生涡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块的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处在变化的磁场中,都要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涡流,从而引起较大的涡流损耗。为减少涡流损耗,常将磁芯(铁芯)用许多铁磁导体薄片(例如硅钢片)叠加而成,这些薄片表面涂有薄层绝缘漆或绝缘的氧化物。磁通穿过薄片的狭窄截面时,涡流被限制在沿各片中的一些狭小回路流过,这些回路中的净电动势较小,回路的长度较大,这样就可以显著地减小涡流损耗。所以,交流电机、电器中广泛采用叠片式的铁芯。
但是,现有的马达、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中的铁芯中的硅钢片,因受到生产、加工、安装、机械强度等条件限制,其厚度在0.25至0.6毫米之间,故还是有较大的涡流存在,电能损耗比较大,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如果以我国每天总发电量100亿度计算,但却因层层升、降压的总变电损耗就超过了1/10的功耗,每天就是10亿多度了。而对于音响来说,由于涡流所造成的磁滞,使工作频率受限,迫使它只能在比较狭窄的频率内工作,无法在全音频内工作,另外还因磁滞相移,还会造成信号失真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导磁材料产生涡流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减少磁性线圈中的磁芯产生涡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导磁材料;
B、将步骤A中的导磁材料压制或拉制成横截面积不大于6mm??的导磁丝;
C、在步骤B制成的导磁丝的外围设绝缘层;
D、将带有绝缘层的导磁丝设成电器所需要的磁芯形状,然后将多个磁芯形状的导磁丝叠加成磁芯,或者将带有绝缘层的导磁丝绕制成电器设备所需要的磁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由于将导磁片改成了导磁丝的结构形式,涡流被限制在沿各丝中的一些狭小回路流过,这些回路中的净电动势较小,回路的长度较长,这样就可以显著地减小涡流,不仅大大降低了能量损耗,而且还降低了磁滞,提高了电器的工作频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单相变压器中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沿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三相变压器中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沿B—B向的剖视图。
图中:1、磁芯;2、硅钢丝;3、线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减少单相变压器中磁性线圈中的磁芯产生涡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硅钢材料为导磁材料,并将导磁材料制成导磁杆,该导磁杆就是硅钢杆;
B、将步骤A中的硅钢杆压制或拉制成为0.2×0.2mm的方形的导磁丝,也可称为硅钢丝;
C、将步骤B制成的硅钢丝的外围包上绝缘层;
D、将包过绝缘层的硅钢丝设计成环形的磁芯形状,然后将多个磁芯形状的硅钢丝2叠加成磁芯1,制成的单项变压器的磁芯如图1、2所示。
实施例2:减少三相变压器的磁性线圈中的磁芯产生涡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硅钢材料为导磁材料,并将导磁材料制成导磁杆,该导磁杆就是硅钢杆;
B、将步骤A中的硅钢杆压制或拉制成直径为0.2×0.2mm的方形的导磁丝,也可称为硅钢丝;
C、将步骤B制成的硅钢丝的外围包上绝缘层;
D、利用数控绕线机将包有绝缘层的硅钢丝的形状绕制成线框3的形状,然后将三个线框3拼完整的三相变压器的磁芯的形状如图3、4所示的形状。
工作原理:涡流损耗的大小与磁场的变化方式、导体的运动、导体的几何形状、导体的磁导率和电导率等因素有关。如果把1平方的铁分成8、16、32......块等,分得越小,涡流电流越小,功耗越少。将磁芯中的各片制成丝状的结构,涡流被限制在各个导磁丝中,形成狭小的回路,这些回路中的净电动势较小,回路的长度较长,这样就可以显著地减小涡流损耗。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珏莹,未经李珏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空间对准确定
- 下一篇:主轴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