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5233.X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涛;孙凤侠;蒯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69/675 | 分类号: | C07C69/675;C07C67/3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乙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特别是关于草酸二甲酯加氢或草酸二乙酯加氢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醇酸酯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同时具有a-H、羟基和酯基官能团,使得它兼有醇和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羰化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等,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醇酸酯是许多纤维素、树脂、橡胶的优良溶剂。其下游产品乙醇酸、甘氨酸、丙二酸二甲酯和乙醛酸等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环境友好的乙醇酸酯的生产工艺。仍然采用氯乙酸法生产,其工艺是将氯乙酸与苛性钠溶液混合、搅匀。于沸水浴上加热,减压蒸发,滤除氯化钠,在油浴上加热得浆状液体,之后加入甲醇和浓硫酸,回流得乙醇酸甲酯,以碳酸钠中和,放置过夜,减压分馏得产品乙醇酸酯。其生产工序长、能耗高、污染严重、成本高,急待寻找新的工艺路线。由CO与亚硝酸酯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开辟了碳—化学生产草酸酯的新的重要途径。进而在催化作用下将草酸酯加氢来制取乙醇酸酯。国内外陆续报导了乙醇酸酯的新进展。如在德国专利45603中,使用由二价铜和三价铬制得的Cr/Cu催化剂将草酸酯加氢制取己醇酸酯。Cr/Cu催化剂是广为人知的将酯类加氢的催化剂。但在工业使用中的不便严重降低了其实用价值。铬是该催化剂的基本成分之一,不过要将其从用过的催化剂中高效而完全地提取出来非常困难。即使痕量的铬对人体也有很大的毒害作用,而将这种用过的催化剂丢弃将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文献CN200910201319.X公开了一种乙醇酸酯的制备方法,以HZSM5分子筛为原料,在NH4NO3溶液中回流,将过滤得到的固相物置于电阻炉中活化,得到活化催化剂,再以乙二醛水溶液为原料,活化催化剂在氮气氛围下与C4-C8单元醇进行酯化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乙醇酸酯。但该方法流程长过程复杂,同时乙醇酸酯的选择性较低,通常在80%以内。
在石油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发展石油替代资源已成为共识,而我国的资源格局可概括为少油,少气,多煤。发展碳—化工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天然气和煤资源,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而且能够减轻环境压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以一氧化碳为原料制备草酸酯,然后将草酸酯加氢制备乙醇酸酯是一条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煤化工路线,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文献的方法中存在的乙醇酸酯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乙醇酸酯选择性高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以草酸酯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100~210℃,重量空速为0.2~5小时-1,氢/酯摩尔比为10~100∶1,反应压力为0.5~6.0MPa的条件下,原料依次通过装有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和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I的复合床反应器与催化剂接触,生成含乙醇酸酯的反应流出物;
其中,以催化剂重量份数计,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的铜的氧化物的重量份数低于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I的铜的氧化物的重量份数;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和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I的装填比例为0.1~3∶1。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条件优选范围为:反应温度130~200℃,重量空速为0.3~4小时-1,氢/酯摩尔比为30~80∶1,反应压力为1.5~4.0MPa。反应条件更优选范围为:反应温度140~200℃,重量空速为0.4~3小时-1,氢/酯摩尔比为30~70∶1,反应压力为2~4.0MPa。
上述技术方案中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以催化剂重量份数计含铜氧化物为5~60份;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的铜的氧化物的重量份数低于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I的铜的氧化物的重量份数0.2~20份。草酸酯优选选自草酸二甲酯或草酸二乙酯,更优选选自草酸二甲酯。
众所周知,草酸酯加氢过程是典型的串联反应,第一步草酸酯首先加氢生成乙醇酸酯,然后乙醇酸酯会再加氢制得乙二醇,两步的反应过程均为放热反应,另外,在适当条件下乙醇酸酯会进一步加氢生成乙醇。因此,为了获得乙醇酸酯的目的产物,如何控制串联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是技术的关键。本发明者在研究过程中惊奇地发现,采用复合床反应器,依次装填催化剂I和催化剂II,且使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反应器入口端)的铜的氧化物的重量份数低于含铜氧化物催化剂II的铜的氧化物的重量份数时,可确保原料转化率的同时,保持较高的乙二醇选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