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冲任不调型痤疮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5556.9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冲任不调型 痤疮 药物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原料药制成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中医认为痤疮发生的病因病机多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痰瘀凝结及冲任不调等所致。西医学认为除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引起外还与一些病原菌感染有关,比如糠秕孢子菌、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螨虫等。目前治疗痤疮的药物以外用药居多,如达芙文、痤疮膏、美容面膜等,其作用是消除毛囊炎症,疏通毛孔,减少油脂分泌,重于治表而疏于治本,容易反复发作,治疗时间长,而且大多外用药物容易引起痘痒、脱屑、干燥、红斑甚至过敏反应等不适。而长期服用制皮脂腺功能药物、性激素及抗生素等西药则容易造成胃肠道反应、干燥、致畸、耐药性、内分泌失调,甚至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等不良反应,而且见效慢,容易复发。因此,寻求一种既能发挥中医特色又大众化的冲任不调型痤疮防治方法是客观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冲任不调型痤疮的药物,该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本发明人对近20年痤疮中医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临床实际经验认为,痤疮分为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冲任不调和痰瘀凝结4型较为合理,可以涵盖93.4%文献中出现的证型。其中,冲任不调型多因由冲任不和致气血壅滞而发病,表现为月经不调,小腹胀痛,或经来皮疹增多和加重,舌红、脉弦,多见女性患者。针对上述病因病机,本发明以调冲任、平阴阳为原则。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治疗冲任不调型痤疮的药物,该药物由有效成份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特征在是所述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女贞子8~14%、旱莲草8~14%、生地8~14%、熟地8~14%、黄芩5~9%、枇杷叶5~9%、丹参8~12%、白花蛇舌草8~12%、夏枯草5~9%、赤芍5~9%、当归3~7%、甘草3~7%。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的优选配比是:
女贞子9~11%、旱莲草9~11%、生地9~11%、熟地9~11%、黄芩7~8%、枇杷叶7~8%、丹参9~11%、白花蛇舌草9~11%、夏枯草7~8%、赤芍7~8%、当归4~6%、甘草4~6%。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的最佳配比为:
女贞子10%、旱莲草10%、生地10%、熟地10%、黄芩7.5%、枇杷叶7.5%、丹参10%、白花蛇舌草10%、夏枯草7.5%、赤芍7.5%、当归5%、甘草5%。
本发明所述的有效成份是常见的水提物,该水提物可以采用各种常见的制备方法获得,其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配比称取原料药,每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3次,第一次煮沸后武火煎30min,第二次煮沸后武火煎1h,第三次煮沸后武火煎1.5h;
(2)合并煎液,过滤后在80℃下将滤液浓缩至清膏,置烘箱内于75℃烘成干膏,粉碎成细粉。
本发明所述的有效成份加入适量的医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按常规方法可制成常规的口服剂,如颗粒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以女贞子和旱莲草为主药,配以生地、熟地、仙茅、仙灵脾、黄芩、枇杷叶、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赤芍、当归、甘草制成。其中,女贞子补益肝肾之阴,清虚热,旱莲草补肾益阴,二者合为君药;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熟地补血养阴,填精益髓,辅为臣药;君臣合而阴阳并理,调和冲任,再佐以,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枇杷叶清肃肺气,白花蛇舌草加强清热祛湿排毒,夏枯草、赤芍清热散结,丹参凉血化瘀,当归温养血脉,监制它药寒凉;使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奏养阴清热和调理冲任之效。
本发明药物对冲任不调型痤疮的治疗效果,可通过下述临床病例观察得到进一步证实。
1.病人概况:我们自2002年6月至2004年9月对120例冲任不调型痤疮女性患者(均为南方医院中医外科门诊病人)采用本药物治疗,并与四环素、安体舒通、维生素B6治疗组随机对照治疗。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3组,对照组1组),每组30例。所述的患者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40岁,平均20.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按病情分级分:轻度1级20例,2级16例,3级21例;中度4级41例,5级14例,6级8例。各组年龄经t检验、性别经x2检验、病情分级经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