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定位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5733.3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耀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孔同轴定位装置,特别是可获得待定位孔与基准孔精确同轴的孔定位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对玻璃制造行业而言,使用常规方法对玻璃制品的定位孔与基准孔进行同轴定位时,一般采用同轴度定位棒定位。同轴度定位棒的前端具有上、下两个互相同轴的圆柱体,下部圆柱体与基准孔相配合,上部的定位圆柱体和待定位孔相配合,由于待定位孔存在制造公差的原因,待定位孔和同轴度棒的配合存在间隙,为减小或消除定位间隙,同轴度定位棒后端圆柱体需按孔公差大小做一组适配或改成锥面;然而锥部结构虽能消除间隙,但随着直径公差的变化,轴向同样会产生位移,并且以锥部结构对待定位孔接触定位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获得待定位孔与基准孔精确同轴的孔定位张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孔定位张紧装置,包括同轴度定位棒,同轴度定位棒的前端为圆柱体,圆柱体后部为与之同轴的锥体,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导套、弹性胀套,弹性胀套套装在所述同轴度定位棒的锥体上,导套套装在同轴度定位棒锥体后部的棒体上,导套内部配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安装在导套、同轴度定位棒棒体之间,导套两头分别安装有挡簧螺母和挡套螺母,该弹性胀套的内腔壁呈与同轴度定位棒锥体相配置的锥面,弹性胀套的一端通过挡套螺母与导套相联接。
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在同轴度定位棒的锥体加装一个弹性胀套,该弹性胀套的内径为锥面,保持与棒的锥面贴合,弹性胀套外径大小比待定位孔径稍小,当该弹性胀套在导套的带动下在同轴度定位棒的锥部上轴向位移时会使得该胀套产生径向胀缩,从而在定位时可消除定位间隙或脱开定位;内腔弹簧设计的功能可保证在无间隙定位时的自由状态下弹簧胀套处于锁紧状态,可防止装置或定位样件因轴向位移产生径向变化而使定位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孔定位张紧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孔定位张紧装置,包括同轴度定位棒1,同轴度定位棒1的前端为圆柱体,圆柱体后部为与之同轴的锥体,另外孔定位张紧装置还设置有导套4、弹性胀套2,弹性胀套2套装在所述同轴度定位棒1的锥体上,导套4套装在同轴度定位棒1的锥体后部的棒体上,导套4内部配置有弹簧5,弹簧5安装在导套4、同轴度定位棒1的棒体之间,导套4两头分别安装有挡簧螺母6和挡套螺母3,该弹性胀套2的内腔壁呈与同轴度定位棒1相配置的锥面,弹性胀套2的一端通过挡套螺母3与导套4相联接。
该装置具体结构见图,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如下:
同轴度定位棒1通过紧定螺钉8与手柄7固定成一体,组成第一组件;导套4两端分别装有挡簧螺母6和挡套螺母3从而组成第二组件。工作时,先将待定位样件9叠放在基准件10上,第一组件的同轴度定位棒1前端柱面插入基准孔,当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沿轴向朝相离方向位移时(可参照为手柄7相对导套4位移),弹性胀套2受导套4端面推动,沿定位杆1锥面小端移动,使得弹性胀套2收缩而径向缩小,此时弹性胀套2可轻松的套在待定位样件定位孔中;当上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朝相对方向轴向位移时,弹性胀套2受挡套螺母3的拉动沿定位杆1锥面大端移动,弹性胀套2被胀开而径向增大,当弹性胀套2胀至与定位样件孔完全接触后即完成同轴定位,此时第一组件中的同轴度定位棒1的轴肩和第二组件中的挡簧螺母6分别受弹簧5压紧力,使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沿轴向相对方向受力,因而弹性胀套2受挡套螺母3的拉力使其与待定位样件的定位孔始终保持无间隙接触,从而获得恒定的预紧力而始终保持定位孔处于无间隙定位状态,保证了基准孔和待测样件定位孔的同轴定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耀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耀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