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内垢层厚度的超声波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5799.2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援祥;陈芸;王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7/02 | 分类号: | G01B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内垢层 厚度 超声波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管道内垢层厚度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两次不同角度的超声波分别入射,通过测量出两次入射时超声波在充满液体的管道内的穿透时间,在已知超声波在管壁和填充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入射角和折射角关系的基础上联立方程组,进而计算出管道内垢层的速度和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考虑超声波在探头中的传播时间,采用标准试块进行仪器零点校核;
(2)在被测管道上选择表面光洁且轴向平直的一段安装探测夹具,对被测管道进行打磨预处理;
(3)测量相近4点管道外径值和管道壁厚,通过离散系数小于0.8%的条件,初步选择探测点;
(4)在初步选择探测点附近取4点,测量垂直穿透时间,通过离散系数小于0.1%的条件,最终定位探测点;
(5)探测点处管道壁厚以及声波穿透路径的测量
用超声测厚仪分别测出探测点两端的管道壁厚δ11、δ12,两者的和即为探测点处管道壁厚和δ1;从管道打磨处的两端测出垂直穿透检测时管道的声波传播路径D;
(6)垢层超声波传播速度值的假设及垢层厚度值的预估
根据管道的使用环境和经验数据假设出垢层的超声波传播速度v2,根据直穿透的传播规律预估出垢层厚度:
式中:T1:垂直入射时超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时间,单位:秒;
D:超声传播路径,单位:米;
δ1:管壁的厚度和,单位:米;
δ:垢的厚度,单位:米;
v1:超声波在管壁中传播的速度,单位:米/秒;
v2:超声波在垢中传播的速度,单位:米/秒;
v3: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单位:米/秒;
然后,根据式(a)可对垢厚度值作出预先估算;
(7)根据上一步垢层厚度的预估值,预判断出斜探头入射方向的偏移值;采用直入射和斜入射方式分别测量超声波穿透管道的时间T1和T2;
(8)探测点处垢层速度值及厚度值的初步确定
根据直透射传播规律可以得到公式(b):
根据斜透射传播规律可以得到公式(c):
根据超声波在不同界面传播规律,可以得到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式(d):
Sinθ1/v1=Sinθ2/v2=Sinθ3/v3 ……(d)
式中T2:斜穿透检测时超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时间,单位:秒;
θ1:斜入射超声波在在钢/垢界面的入射角;
θ2:斜入射超声波在在钢/垢界面的折射角,和斜入射超声波在垢/液体界面的入射角;
θ3:斜入射超声波在在垢/液体界面的折射角;
根据K=tanθ1,得出θ1的值,然后联立(b)、(c)、(d)三式,采用迭代法计算得出超声波在垢层中的传播角度θ2、速度v2以及垢层厚度δ2;
(9)探测点处垢层速度值及厚度值的最终确定
根据算出的速度和厚度值,重新判断接收探头的安置位置,然后再次进行直、斜透射,测量穿透时间,根据公式(a)、(b)和(c)重新计算出垢层速度值和厚度值;
若两次计算的速度值之差小于平均值的0.1%,则该值就是超声波在垢层中传播的速度值;否则再次重新定位、测量,直至两次测量所计算出的速度值之差小于平均值的0.1%,此时所得到的速度值就是超声波在垢层中传播的速度值;
根据所确定的垢的速度值,采用直入射法于探测点处对待测管道进行垂直穿透检测,根据式(a)可计算出垢的厚度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a)式计算垢层厚度时,对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进行温度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7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