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药动学-药效学联合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6258.1 | 申请日: | 201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邵青;姚宏;范骁辉;程翼宇;张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药动学 药效 联合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学研究领域,涉及中药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 -Pharacodynamics, PK-PD)联合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药的药动学-药效学联合分析方法,可用于复杂中药的药动学-药效学联合研究。
技术背景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研究可以同时探讨机体对药物的作用(PK) 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揭示药物浓度-时间-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当前PK-PD 结合研究及其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PK-PD研究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首要问题是如何寻找和选择合适的可量化的药效指标评价药物的疗效,因为许多药物的效应无法直接连续定量测定;其次是多成分药物(如复方中药),具有多靶点、多治疗途径的特性,但由于其成分复杂,多数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不十分明确,这极大地限制了其PK-PD的研究与应用。因此有必要建立符合中药多成分特性的PK-PD 结合研究新方法,为中药的PK-PD结合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药动学-药效学联合分析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心肌缺血疾病生物标记物群及药效标记物群的确定
取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及模型给药组,后2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或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得心肌缺血疾病大鼠模型,而模型给药组再静脉给予中药治疗性干预,采集3个组血液样本,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空白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血液样本中各内源性代谢物,先对比空白组、模型组代谢物谱的变化,找出模型组异常变化的代谢物群,作为心肌缺血疾病生物标记物群;再对比模型组、模型给药组代谢物谱的变化,找出中药干预后异常变化代谢物群回调明显的效应指标作为该中药药效标记物群;
(2)模型动物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取心肌缺血疾病模型大鼠,单次静脉给予中药治疗性干预,于不同时间点:10 min、30 min、1 h、2 h、4 h、8 h、24 h采集血液,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中药各成分在各时间点血液样本中的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计算各成分药动学参数;
(3)中药干预治疗后代谢物动力学研究
取步骤(2)的相同血液样本,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测定模型给药组大鼠对应于药代动力学时间点血液样本中内源性药效标记物群,绘制其在模型给药组的中药药效标记物群各内源性代谢物的时-效曲线;
(4)中药药动学-药效学联合分析
将步骤(2)获得的中药各成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与步骤(3)获得的时-效曲线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各成分对药效标记物群的影响,如果某一成分血药浓度对药效标记物的调节作用呈负相关,表明该成分对药效标记物有回调作用,属药效物质,负相关系数越大,效应越强。通过PK-PD联合分析揭示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药的PK-PD结合模型研究新方法。通常中药具有多靶点、多治疗途径的特性,且由于其成分复杂,多数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十分明确,PK-PD模型中治疗效果很难直接进行量化。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创新采用代谢组学技术,以可量化的与疗效相关的内源性代谢物群作为药效替代指标,开展PK-PD 结合研究,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特别适用于成分复杂、疗效为多成分综合作用的中药制剂开展PK-PD相关性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气质联用测定的大鼠血浆代谢物谱。
图2是中药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d、Rb1、Rb2在心肌缺血疾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图3是中药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g2、Rh1、20(S)-Rg3、20(R)-Rg3在心肌缺血疾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图4是心肌缺血疾病模型血塞通注射剂干预组药效标记物群时-效曲线(n=5),其中纵坐标为代谢物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横坐标为各采样时间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62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 下一篇:钻机钻孔精确角度自动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