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加工方法及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7117.1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早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星兆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17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 保温 装饰 一体 加工 方法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作大型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加工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物外墙体保温常规是将EPS、XPS、聚氨酯、酚醛泡沫或无机发泡材料等保温材料与多种造型、多种颜色的金属装饰板材或无机预涂装饰板的有机复合,对于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的金属板及饰面,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建筑使用寿命,国家以明文规定住宅项目限制、禁止使用金属饰面材料。
由于柔性面材的拒水透气性,柔韧性、自重、耐候性和耐冻融性、防火性、耐污性、胶粘强度和与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相容性均符合国家标准,因此,适合用于外墙外保温饰面层或者预制成外墙外保温装饰材料。
柔性面材作为饰面层,由于整体自重低于8kg/m2,可直接用水泥基粘结剂粘贴在基层墙体上,当作为保温材料的饰面时,保温材料与墙体结合后,再在其上涂覆有机粘贴层和柔性面材。但现有的保温柔性面材均为人工单体粘贴,施工进度慢且施工难度大,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机粘贴层易老化,影响外层饰面墙的使用寿命;另外,保温材料之间拉制缝、打胶勾缝费工费时,整体效果欠佳,极易产生空气层,由于墙体的保温不好,极易出现“冷桥”、渗水、墙皮脱落、发霉等现象,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制作集外墙保温、装饰为一体结构的加工方法及该保温装饰一体板的生产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柔性饰面层排版;
B. 配制砂浆,砂浆送入储料装置;
C. 排版后的柔性饰面层送入输送装置;
D. 储料装置中的砂浆涂覆在柔性饰面层上;
E. 切割装置断开砂浆胶粘层;
F. 柔性饰面层和砂浆胶粘层上添加保温层;
G. 将上述各层压合为一体;
H. 翻转下架。
在所述F步骤后,G步骤之前增加步骤F1 :添加抗裂砂浆层和无纺布层。
一种生产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设备,包括柔性饰面层供给装置、输送装置、铺胶装置、保温层下料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柔性饰面层供给装置设置在生产线的前端,所述铺胶装置和保温层下料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压合装置设置在生产线的末端。
所述柔性饰面层供给装置包括排版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辊、输送辊、输送带、传动链条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与主动辊连接带动输送辊和输送带运动;所述铺胶装置包括第一储料斗、第二储料斗、辊轴和切割器;所述第一储料斗设置在第二储料斗的上方通过下料辊将料送入第二储料斗内,在所述第二储料斗的出口处依序安装有辊轴和切割器;所述压合装置包括有压力板、固定板、链条和电机;液压缸作用于所述压力板,压合后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与链条连接,控制固定板翻转。
在所述第二储料斗内安装有振动器。
在所述压合装置和保温层下料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铺胶装置和无纺布铺设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保温层、柔性面材和无机材料通过设备压合为一体,可将各层之间的空气完全排净密封,避免“空鼓”现象,特别是,可实现自动化生产,产品具有预制化、标准化、组合多样化、施工装配效率高、装饰性好、寿命长等特点,并可保证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与建筑物同寿命,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规格可自行调整,不受建筑物大小的影响,能适应复杂的中西建筑物装饰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生产线第1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生产线第2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生产线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
10. 柔性饰面层供给装置 20. 输送装置 30. 铺胶装置 40. 保温层下料装置 50. 压合装置 60. 第二铺胶装置 70. 无纺布铺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星兆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星兆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7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