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支撑剂在大厚储层中有效铺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8510.2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5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春;毕义泉;卢聪;赵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支撑 大厚储层中 有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压裂改造过程中一种提高支撑剂在水力裂缝纵向上有效铺置的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大厚低渗透储层可提高压裂增产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渗透储层勘探开发过程中通常遇到厚度很大的储层,尤其在低渗透砂砾岩储层中,储层普遍厚度大,夹层薄,无有效隔层,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高度根本无法控制,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通常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这类储层如果采用常规水力压裂方法,支撑剂通常会沉降到裂缝的中下部,储层上部仅有较少支撑剂甚至无支撑剂,造成储层上部在压裂结束后很快闭合,形成无效支撑,严重影响压裂效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目前的压裂技术没有形成针对大厚储层中支撑剂在水力裂缝纵向上优化铺置的方法,而都是采用常规较薄低渗透储层全段射孔、加单种密度支撑剂的方法,当储层厚度较小,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高度较小时,压裂过程中支撑剂沉降对储层的有效支撑影响较小;然而,在大厚储层中,压裂过程中支撑剂沉降到水力裂缝底部,会造成压裂改造层段上部较厚的储层得不到有效支撑,特别是当储层上部物性较好时,就会严重影响大厚储层的压裂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油田现有压裂技术针对大厚低渗透储层所采用的压裂施工方法不合理,使得大厚(30~100m)储层支撑效率不高、压裂效果较差的问题,根据大厚储层纵向上物性的差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支撑剂在大厚储层中纵向上有效铺置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支撑剂在储层纵向上的有效铺置,实现压裂井目的储层有效支撑,从而提高储层压裂效果。经过现场试验证明已取得了非常好的增产效果。
一种提高支撑剂在大厚储层中有效铺置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大厚储层在纵向上物性的差异,在对大厚储层射孔时,考虑到压裂过程中水力裂缝在纵向上延伸能够沟通整个储层以及支撑剂输送过程中支撑剂向裂缝底部沉降对支撑剂铺置的影响,对大厚储层进行集中射孔;在压裂过程中使用不同密度支撑剂组合的加砂技术,利用不同密度支撑剂沉降速度不同以及不同密度携砂液之间的对流运动来调节支撑剂在水力裂缝中的铺置,使支撑剂在压裂层段纵向上根据储层物性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不同要求而有效铺置,从而有效改善支撑剂在储层中纵向上的有效铺置,提高储层的支撑效率,提高储层压裂改造的增产效果。
一种提高支撑剂在大厚储层中有效铺置的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1)分析大厚储层纵向上物性分布;
(2)根据物性分析结果,对大厚储层进行集中射孔;
(3)根据物性分析结果,对大厚储层应用不同密度支撑剂组合加砂技术。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1)中分析大厚储层纵向上物性分布,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厚储层在纵向上分为三个小层段,分别标为下部储层(大厚储层下部的三分之一厚度)、中部储层(大厚储层中部的三分之一厚度)和上部储层(大厚储层上部的三分之一厚度)。
2)根据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差异将储层进行分类。
①当大厚储层物性在纵向上差异较大时,按照以下标准对储层物性水平进行分类:
A:差储层:K<10,φ<10%;
B:较好储层:10<K<30,10<φ<15;
C:好储层:K>30,φ>15;
式中:K——储层渗透率,um3;φ——储层渗透率,%。
②当大厚储层物性在纵向上处于同一物性水平时,如果各个小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数值乘积相差5倍以上时,则乘积较大的小层为较好储层,乘积较小的小层为较差储层。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对大厚储层进行集中射孔,即与常规压裂时通常对压裂目的储层全部射孔不同,大厚储层射孔时要考虑储层物性在纵向上的分布来优选射孔层段,针对部分储层进行射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大厚储层纵向上物性分布均一
大厚储层物性在压裂层段纵向上分布较均一,选择在大厚储层的中部射孔,射孔段厚度为压裂层段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有利于裂缝的起裂与扩展,并有利于支撑剂在整个储层中较均一的铺置。
2)大厚储层上部物性较好
大厚储层上部储层物性较好,选择在大厚储层的中上部射孔,且射孔段厚度为上部物性较好小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在有利于裂缝起裂与扩展的同时,可提高上部物性较好储层的支撑效果。
3)大厚储层中部物性较好
大厚储层中部储层物性较好,选择在大厚储层中部物性较好小层的中上部射孔,且射孔段厚度为中部物性较好小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在有利于裂缝起裂与扩展的同时,可提高中部物性较好储层的支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8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的贴合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植物原料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