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阳伞360度旋转机构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8691.9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英英 |
主分类号: | F16M11/08 | 分类号: | F16M11/08;F16M11/16;F16M11/18;F16M11/20;A45B2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7004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大田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伞 360 旋转 机构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阳伞的底座,是一种遮阳伞360度旋转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遮阳伞或称太阳伞,其一种主要用于户外遮防挡阳光直射的大型伞具,一般由伞座、伞杆、伞体组成。目前,市场销售的遮阳伞伞座通常可分为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其中,固定式伞座一般直接将伞杆插入并固定在伞座上,其缺陷是无法实现遮阳伞的水平360度旋转功能。旋转式伞座主要应用于伞杆设置于伞体一侧的吊伞,通过水平360度旋转调节遮阳伞的阳光直射角度,其一般分为手摇式旋转和脚踏式旋转。手摇式旋转伞座一般通过涡轮、涡杆的原理实现伞杆在伞座上的水平360度旋转;脚踏式旋转伞座一般通过齿轮的离合原理控制伞杆在伞座上的水平360度旋转。
而现有脚踏式旋转伞座一般采用啮合或插拔两种方式使伞杆的齿盘转动或锁紧。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0920193109.6,授权公告日2009年8月20日,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伞座旋转机构”;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ZL专利号01240832.8,授权公告日2002年1月23日,实用新型名称“调整式遮阳伞底座”;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ZL专利号00252780.4,授权公告日2001年10月3日,实用新型名称“多功能可调式太阳伞底座”。上述三款伞座通过踏板组件从底部与齿盘的齿轮口啮合,使伞杆转动或锁紧。又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ZL专利号03228609.0,授权公告日2004年1月21日,实用新型名称“旋转伞座角度自锁装置”;该伞座通过踏板组件插拔齿盘的齿轮口,使伞杆转动或锁紧。但上述伞座与伞杆锁定后即无法转动伞杆,其伞杆转动方式较为单一;同时,上述伞座结构装配、生产较为不便,稳定性、安全性较差,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水平360度转动伞杆的脚踏式遮阳伞360度旋转机构及其装配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功能单一,生产装配较为不变,生产成本较高,稳定性、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遮阳伞360度旋转机构,该机构包括上盘、齿盘、中盘、下盘、第一钢珠组、伞杆、伞座盖、冲压铆钉、十字瓦片式伞座、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脚踏板、踏板套、双边扭簧;伞杆内套有伞座盖,踏板套通过十字螺钉与脚踏板连接,伞杆的底部与十字瓦片式伞座之间设有齿盘;通过踏板组件使踏板组件与齿盘啮合限位或脱离转动,从而使伞杆限位或转动。其设计要点是所述下盘和齿盘分别冲压呈凸台式嵌压槽,下盘的顶部凸台面设有第一钢珠组;齿盘与下盘的顶部凸台面连接,第一钢珠组夹持于齿盘与下盘之间,下盘、齿盘、上盘、伞杆通过至少两个以上冲压铆钉连为一体;下盘的底部设有U型板,脚踏板的一端通过空心铆钉铰接于U型板,脚踏板与U型板的连接处设有双边扭簧,脚踏板该端的凸起与齿盘外径的齿轮口啮合;下盘的底部通过第二圆柱头内六角螺丝固定于十字瓦片式伞座。其工作原理与现有同类产品相同,但其下盘、齿盘、上盘通过一次冲压成型,其生产成本较低,装配、维修、使用较为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中盘冲压呈凸台式嵌压槽,中盘的外径设有第二钢珠组,中盘套入下盘,第二钢珠夹持于下盘与中盘之间,下盘、中盘、齿盘、上盘、伞杆通过至少两个以上冲压铆钉连为一体。第二钢珠组通过冲压铆钉夹持于下盘与中盘之间,该结构配合第一钢珠组通过压铆钉夹持于下盘与齿盘之间,进一步提高了通过脚踏组件与齿盘脱离时,伞杆转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下盘的顶部外沿设有冲压的第一凹形圈轨道,第一钢珠组设置于下盘的第一凹形圈轨道内。第一凹形圈轨道即为冲压的环形圈槽,通过第一凹形圈轨道使第一钢珠组在第一凹形圈轨道内自由滚动的同时,第一钢珠组不易滑出第一凹形圈轨道,提高了该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述中盘的底部外沿设有冲压的第二凹形圈轨道,第二钢珠组设置于中盘的第二凹形圈轨道内。该第二凹形圈轨道也是冲压的环形圈槽,第二钢珠组在凹第二形圈轨道内自由滚动的同时,第二钢珠组不易滑出第二凹形圈轨道,提高了该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上述上盘、齿盘、中盘、下盘利用冲床拉伸成型的工艺制作,根据上述该机构中的上盘、齿盘、中盘结构特点。所述上盘、齿盘、中盘的中心孔设有多边形槽,所述多边形槽与冲压铆钉外径的多边凸筋啮合;中盘冲压呈凸台式嵌压槽,中盘的凸台面穿过下盘的中心孔,所述凸台面与齿盘连接;下盘、中盘、齿盘、上盘、伞杆通过中心孔的一个冲压铆钉连为一体,并相互之间不可转动;冲压铆钉通过中盘的凸台面位于下盘的中心孔,保证上盘、齿盘、中盘同时转动时不影响下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英英,未经王英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8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