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叉及具有变速叉的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8788.X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羽田雅敏;大矢日登志;中村健太郎;百田宏之;森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具有 变速器 | ||
1.一种变速叉,其与同步装置的连接套筒相卡合,用于使该连接套筒位移,其中,该变速叉具有:
凸起部(16);
臂部(17、17),其与该凸起部(16)一体地形成,该臂部(17、17)具有: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与上述连接套筒相对的卡合爪部(18、18),该卡合爪部(18、18)用于与形成在上述连接套筒的外周面上的卡合槽相卡合;外周面(17a),其位于与上述内周面相反一侧;一对的位移方向端面(17b、17c);
捕油部(20),其形成于上述外周面(17a)的与上述卡合爪部(18、18)对应的位置处,该捕油部(20)能够将捕获的润滑油供给到该卡合爪部(18、18);
凸片(21),其竖立设置在利用捕油部(20)形成的润滑油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叉,其中,
还包括突出肋(19),其自上述外周面(17a)的与上述卡合爪部(18、18)相对应的位置突出,
上述捕油部(20)是形成于上述突出肋(19)和上述外周面(17a)之间的凹部(20),该凹部(20)的在一对位移方向端面(17b、17c)的两侧部开口,
上述凸片(21)以在上述位移方向上将上述凹部(20)分隔为第1凹部和第2凹部的方式竖立设置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叉,其中,
上述凸片竖立设置在使上述第2凹部处的能够用于捕获上述润滑油的容积比上述第1凹部处的能够用于捕获上述润滑油的容积大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叉,其中,
该变速叉是利用铸造成形而形成的,
上述凸片是利用在铸造成形时的模具分模线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叉,其中,
上述卡合爪部的表面是形成有氧化覆膜的铸件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叉,其中,
上述卡合爪部的与上述卡合槽相抵接的抵接部形成为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叉,其中,
上述凹部形成为其底面从竖立设置有上述凸片的位置朝向上述一对的位移方向端面向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叉,其中,
还包括突出肋(19),其自上述外周面(17a)的与上述卡合爪部(18、18)相对应的位置突出,
上述捕油部(120)是形成于上述突出肋(119)和上述外周面(17a)之间的凹部(120),该凹部(120)的在一对位移方向端面(17b、17c)的两侧部开口,
上述凸片(121)由以在上述位移方向上将上述凹部(120)分隔为第1凹部和第2凹部的方式竖立设置而成的主凸片部(121)和从该主凸片部(121)朝向上述位移方向竖直设置而成的副凸片部(122、123)形成。
9.一种变速器,其中,
该变速器利用与变速杆机械连接且由于该变速杆的操作而工作的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叉,使上述连接套筒位移并切换变速档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87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