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代谢呋喃唑酮的乙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9039.9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令新;张卫卫;牛宗亮;刘萍;徐冬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2D3/02;C12R1/01;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谢 呋喃 乙酸 不动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可代谢呋喃唑酮的乙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分子式为C8H7N3O5,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5-硝基呋喃基本结构的广谱抗菌药物。由于呋喃唑酮具有价格便宜、药效快等优点,常用来预防和控制霍乱、球虫病、猪肠炎和火鸡黑头病等因细菌和原生物引起的感染,在水产养殖中也有一定的应用。然而研究表明,呋喃唑酮可使实验动物发生基因突变并诱发癌变。呋喃唑酮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残留导致鱼虾类的慢性中毒,严重危及鱼类的健康养殖。目前国际上已经将呋喃唑酮列为违禁药物,我国的农业部文件农牧发[2002]1号也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的检出限为不得检出,并颁布了禁止使用该类兽药的禁令。目前,相对于呋喃唑酮的检测和监控相比,如何去除环境和生物体中的呋喃唑酮的研究报道较少。相比物理化学的呋喃唑酮去除方式,生物处理具有降解彻底、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加上微生物本身具有较强的有适应环境能力强、代谢多样性高等优点,对环境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代谢作用,能够通过其自身代谢降低污染物的毒性或是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目前,有关微生物代谢呋喃唑酮的研究,仅有蒋丽娟等从受污染鱼塘底泥中筛选到一株可降解低浓度呋喃唑酮的铜绿假单胞菌,为利用细菌清除环境中呋喃唑酮污染提供了基础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代谢呋喃唑酮的乙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定稿后将权利要求书中内容复制到此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目前,以细菌代谢途径为中心环节的环境污染物清除技术在重金属富集、有机污染的降解和石油降解中均有应用。本发明得到的乙酸钙不动杆菌可降解环境中的呋喃唑酮,具有降解速度快、费用低、操作步骤简单等优点,为彻底清除环境中的呋喃唑酮残留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乙酸钙不动杆菌T32的16S rDNA的序列。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乙酸钙不动杆菌T32降解呋喃唑酮过程中,随时间增加溶液中呋喃唑酮的相对浓度变化过程。呋喃唑酮的起始浓度为5ppm;横坐标为天数,纵坐标为呋喃唑酮的相对浓度。(■,无细菌的溶液中呋喃唑酮的相对浓度;△,含有细菌T32的溶液中呋喃唑酮的相对浓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乙酸钙不动杆菌T32降解呋喃唑酮过冲中,随时间增加溶液中呋喃唑酮的相对浓度变化过程。呋喃唑酮的起始浓度为10ppm;横坐标为天数,纵坐标为呋喃唑酮的相对浓度。(■,无细菌的溶液中呋喃唑酮的相对浓度;△,含有细菌T32的溶液中呋喃唑酮的相对浓度)。
图4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乙酸钙不动杆菌CGMCC No.4311处理5ppm的呋喃唑酮30小时的HPLC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乙酸钙不动杆菌T32 16S rDNA的获取:
所述乙酸钙不动杆菌T32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登记保藏;保藏日期为2010年11月06日;编号为CGMCC No.4311。收集处于稳定期的乙酸钙不动杆菌T32,提取该菌的基因组DNA。具体步骤为:
(1)30℃过夜培养的T32菌株按1%(V/V)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10mlLB培养基的试管中,待细菌的OD600≈1.0左右时,取1ml菌液于1.5ml离心管中10,000g离心1min收集菌体。
(2)加1ml 0.9%NaCl洗涤沉淀,10,000g离心3min。
(3)弃上清,用450μl TE缓冲液重新悬浮沉淀,并加入50μl 20%的SDS,轻轻的上下颠倒离心管使之混匀,75℃水浴中放置5min,至菌液裂解变澄清;所述TE缓冲液为12mM Tris-HCl,12mM EDTA,pH 8.0。
(4)加500μl体积比3∶1的苯酚-氯仿抽提,轻轻颠倒使之混匀,室温静置5min后10,000g离心5min。
(5)将上清转移至一新的1.5ml离心管并补足体积到500μl,加500μl体积比3∶1的苯酚-氯仿,混匀室温静置5min后10,000g离心5min。再将上清转移至一新的离心管中,如此反复,直至看不到中间的蛋白质层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