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苯型热致性聚酯液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9236.0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括;陆绍荣;黄志义;于春贺;郭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183 | 分类号: | C08G63/183;C08G63/78;C09K19/38;C08L63/00;C08L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苯 型热致性 聚酯 液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苯型热致性聚酯液晶的制备方法,该聚酯液晶具有良好的液晶相态和流动性,与基体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能较好地增韧改性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涂料等;特别适合用于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可制备出综合性能高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在热致性液晶材料中,液晶单元的结构对其液晶性能有很大影响,当液晶单元中带有联苯结构时,一般清亮点较高,理化性能良好;而端基柔性链的长短对液晶相类型有一定影响,通常短链易表现为向列相,长链易表现为近晶相。聚酯液晶作为一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电绝缘性、耐腐蚀性、耐气候老化和能透微波,以及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在液晶态下呈现出特有的易流动性、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较低的线膨胀系数和密度等优良的综合性能,非常适宜用来增韧改性各种环氧树脂。环氧树脂(EP)具有耐化学腐蚀性、电性能、电绝缘性,粘接力强,稳定性好和收缩率小等优良性能,而且成本低廉,又有配方组成和加工手段灵活易变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涂料、灌封料、结构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领域,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基体树脂之一。但由于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交联密度高,内应力大,因而存在质脆、耐疲劳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很难满足现代高科技的要求,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少量聚酯液晶可较大幅度的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环氧树脂的模量和耐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良好、成本较低的联苯型热致性聚酯液晶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为:
(1)将1~10g氢氧化钠、10~100ml摩尔浓度为1mol/L的无水乙醇和1~10g联苯二酚置于250ml的三口烧瓶中,升温至50~100℃,反应0.5~5h;然后滴加5~50ml摩尔浓度为1mol/L的氯己醇,加热回流反应10~30h后,停止反应,加大量水沉淀,减压过滤,烘干即得中间体浅绿色产物4,4′-二(6-羟己氧基)联苯(BP6);
(2)将1~10g步骤(1)制得的4,4′-二(6-羟己氧基)联苯(BP6)、10~60ml摩尔浓度为1mol/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1~10g对苯二甲酰氯置于250ml的三口烧瓶中,滴加0.5~5ml摩尔浓度为1mol/L的吡啶,强烈搅拌并升温至50~120℃,反应2~1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大量水沉淀,减压抽滤,产物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得到淡黄色固体颗粒产物即本发明聚酯液晶产品。
所述原料:氢氧化钠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化学纯;无水乙醇、氯己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吡啶为分析纯;联苯二酚为工业级。
所得联苯型热致性聚酯液晶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所需试验仪器也比较简单,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的联苯型热致性聚酯液晶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宽的液晶区间,与基体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用于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用量仅为环氧树脂的1~5wt%,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冲击强度由原来的19.24kJ/m2提高到44.36kJ/m2,拉伸强度提高48%,弯曲强度增加62%,热分解起始温度提高11~16℃。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联苯型聚酯液晶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要原料:氢氧化钠(化学纯);无水乙醇(分析纯);氯己醇(分析纯);联苯二酚(工业级);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析纯);对苯二甲酰氯(化学纯);吡啶(分析纯)。
实施例1:
4,4′-二(β-羟己氧基)联苯(BP6)∶对苯二甲酰氯=7∶6
(1)将1.6g氢氧化钠,20ml摩尔浓度为1mol/L的无水乙醇和1.86g联苯二酚置于250ml的三口烧瓶中,升温至70℃,反应0.5h。然后滴加5.46ml摩尔浓度为1mol/L的氯己醇,加热回流反应24h后,停止反应,加大量水沉淀,减压抽滤,烘干即得中间体浅绿色产物4,4′-二(6-羟己氧基)联苯(BP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