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印刷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9463.3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3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绀田明宣;太田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究理荣富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27/06;B44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陈彦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印刷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印刷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在对铝制基板(铝基板)的表面实施了形成旋转状或细线条状图案的表面处理后,如果经氧化铝膜处理法实施着色处理(印刷或染色),则可得到具有适度的重量感和高级感的装饰印刷品。
如果从这样的装饰印刷品上通过加压穿孔而形成标牌等时,由于标牌的端面变得露出铝,因此存在露出的铝发亮,损坏标牌的装饰性的情况。
此外,由于对铝基板的表面进行了着色处理,因此存在标牌的表面被磨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降低了标牌的漆黑度,因此即便表面设有旋转状或细线条状图案,也存在不能得到充分的重量感和高级感的情况。
近几年,正在变为使用树脂制的基板(树脂基板)来代替铝制基板。此时,通过在树脂基板的表面,例如采用研磨处理或UV转印法而实施形成旋转状或细线条状图案的表面处理,并且在相对的背面侧实施由印刷、涂装等的着色处理,来制作装饰印刷品。作为这样的装饰印刷品,例如有日本特开2006-255894号公报所公开的装饰品。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该装饰印刷品,在树脂基板的表面直接实施形成有旋转状或细线条状凹凸图案的表面处理。因此,如果露出于表面的旋转状或细线状凹凸图案受损,那么有旋转状或细线状图案的可视识别性变差这样的耐损伤性问题。
此外,存在难以得到像在金属材料(铝基材)表面设置了旋转状或细线状凹凸图案时的金属感(根据观察方向而不同的亮度感)、即金属感差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通过UV转印法形成旋转状或细线状图案时,旋转状或细线状凹凸图案的耐损伤性和耐磨损性比通过研磨处理而形成的情况好。因此,虽然没有显著地发生如上述的问题,但是金属感差这样的问题依然没有被改善。
因此,正在寻求提供一种在旋转状或细线状图案的可视识别性上优良,并且给予适度金属感的装饰印刷品。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形成为具有如下构成的装饰印刷品,该装饰印刷品为具有背面形成有包括多个沟的凹凸图案的光透过性树脂基板和覆盖所述凹凸图案的油墨覆膜,且所述凹凸图案为从所述树脂基板的表面侧能可视识别的装饰印刷品,所述油墨覆膜由从在所述背面涂布的油墨组合物中干燥除去溶剂成分而形成,并且所述油墨组合物含有作为着色成分的着色颜料和作为粘接成分的粘合剂树脂,将着色颜料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比率设定为如下值:该值使油墨覆膜中的着色颜料的分布为,使从所述树脂基板表面入射的光在树脂基板与油墨覆膜的界面处被反射的分布的值。
发明效果
如果以该方式构成,则在树脂基板背面的形成凹凸图案的沟内,为着色颜料粒子沿着沟而密集地排列的状态。由此,在树脂基板的背面形成由着色颜料构成的光反射面。因此,从树脂基板的表面入射的光成为在与油墨覆膜的界面处确实地进行反射,而朝向树脂基板的表面侧。
其结果是,如果从表面侧观察树脂基板,则在因着色颜料的着色成分而产生的颜色中,凹凸图案呈光暗交错状而浮现。此外,树脂基板与油墨覆膜的界面处的反射有助于提高凹凸图案的可视识别性。进一步,凹凸图案的能见度根据相对于树脂基板的光的入射方向而显著变化。因此,凹凸图案表现为具有根据观察方向而不同的亮度感,发挥装饰印刷品中的适度的金属感。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装饰印刷品的树脂基板中构成凹凸图案的极细沟的图。
图2为说明覆盖凹凸图案的油墨覆膜处的光反射与凹凸图案的可视识别性的图。
图3为说明凹凸图案的可视识别性评价方法的示意性图。
符号说明
1:树脂基板
1a:表面
1b:背面
2:极细沟
2a:斜面
3:油墨覆膜
CB:碳黑
V:粘合剂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涉及的装饰印刷品为,在片状的树脂基板1的背面形成包括极细沟2的旋转状或细线条状凹凸图案后,通过对树脂基板的背面涂布含有炭黑作为着色成分的油墨组合物,并干燥而得到的装饰印刷品。
树脂基板
树脂基板1为由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酯(PET)、丙烯酸酯(PMMA)中的任一种构成的树脂材料、或含有以这些中的至少一种为主成分的树脂材料而形成的片状的成形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究理荣富株式会社,未经究理荣富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系统
- 下一篇:单相无刷直流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