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蜡梭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9767.X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王志远;董桂明;刘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卫东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621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蜡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采油井配套装备,特别涉及了一种清蜡梭。
背景技术
自动清蜡器是近几年开发设计的一种用于自动清理抽油井管壁上积蜡的一种采油井配套装备,其结构中包括上换向器、下换向器和清蜡梭,上换向器和下换向器分别安装在油井抽油管上下两端,清蜡梭包括圆管状梭体、安装在圆管状梭体管壁上的两组方向相反的止推齿和分别安装在圆管状梭体两端的两组用于将清蜡梭可滑动固定在抽油杆上的动力传递簧,其中每组动力传递簧包括绕清蜡梭轴线均匀分布的三根板簧,每根板簧自由端设有轴线与清蜡梭轴线相重合的圆弧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安装在清蜡梭两端的动力传递簧抱紧抽油杆,通过动力传递簧与抽油杆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清蜡梭随着抽油杆移动,由于在清蜡梭管壁上还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止推齿,所以清蜡梭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只能向一个方向步进;由于采油井的抽油管和抽油杆均采用标准长度的管件或者杆件连接而成,当动力传递簧与抽油杆的接触点恰好遇到抽油杆的接头,而此时动力传递簧的端部有位于抽油管接头位置,动力传递簧张开后的自由端就有可能卡滞在抽油管接头缝内,很容易造成动力传递簧折断,折断后的动力传递簧有可能卡住抽油杆上下运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必须将采油井的抽油管全部拆除,并取出折断的动力传递簧以后才能恢复采油井的正常生产,给生产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降低了采油设备的使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蜡梭,它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动力传递簧折断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企业设备维修成本,还能提高采油设备的使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蜡梭,包括圆管状梭体和设于圆管状梭体外壁上的第二长槽孔内的止推齿;其关键改进在于:所述清蜡梭还包括开设在圆管状梭体母线上的至少四个第一长槽孔和一端固定设于第一长槽孔端部的动力传递簧;所述动力传递簧开放端向圆管状梭体内延伸;
所述动力传递簧为弧形板簧,其数量与第一长槽孔的数量相同、且相邻两根动力传递簧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第一长槽孔的不同端。
所述第一长槽孔设置六个、且与第二长槽孔间隔设置,每个第一长槽孔内对应安装一根动力传递簧;所述动力传递簧伸入圆管状梭体内的一端设置一段与采油井抽油杆表面贴合的圆弧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将动力传递簧固定安装在清蜡梭管壁上设置的长槽孔内,且动力传递簧的开放端指向清蜡梭轴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使动力传递簧与抽油杆的接触点位于抽油杆接头的时候,其张开的开放端也不会超过清蜡梭的边界,而清蜡梭的外径尺寸小于抽油管内径尺寸,有效防止动力传递簧卡滞在抽油管接头位置而折断的事故发生,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企业设备维修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采油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 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 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1、圆管状梭体;2、动力传递簧;3、止推齿;4、第二长槽孔;5、第一长槽孔;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清蜡梭,包括圆管状梭体1和设于圆管状梭体1外壁上的第二长槽孔4内的止推齿3;其关键改进在于:所述清蜡梭还包括开设在圆管状梭体1母线上的至少四个第一长槽孔5和一端固定设于第一长槽孔5端部的动力传递簧2;所述动力传递簧2开放端向圆管状梭体1内延伸;
所述动力传递簧2为弧形板簧,其数量与第一长槽孔5的数量相同、且相邻两根动力传递簧2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第一长槽孔5的不同端。
所述第一长槽孔5设置6个,每个第一长槽孔5内对应安装一根动力传递簧2;所述动力传递簧2伸入圆管状梭体1内的一端设置一段与采油井抽油杆表面贴合的圆弧板。
圆管状梭体1两端设有刮刀;止推齿3通过铰轴安装在圆管状梭体1侧壁上设置的第二长槽孔4内,第二长槽孔与第一长槽孔5的方向相同、且绕圆管状梭体1的轴线均匀布置6个;所述第二长槽孔4与相邻两个第一长槽孔5之间的间距相同,设于第二长槽孔内的相邻两个止推齿3的方向相反,止推齿3的方向相反的作用在于使清蜡梭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只能跟随抽油杆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当抽油杆运动方向与清蜡梭运动方向相反的时候,反方向的止推齿3与抽油管之间的摩擦力阻止其向相反方向运动,只有当清蜡梭进入清蜡器的上换向器或者下换向器的时候才能重新改变其运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卫东,未经陈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7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