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9797.0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3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友野英纪;片野泰男;染矢幸通;黑鸟恒夫;有住夕子;平野成伸;栁沼秀和;竹内重雄;金子史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影 设备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设备和具有这种定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如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和具有这些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通常配置为在记录介质如纸、布和OHP片上基于图像信息形成包括字符或符号的图像。具体地,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广泛地用于在普通纸上以高速形成由树脂颗粒组成的高精细图像。注意,所述树脂颗粒是指含有树脂作为它们的组分之一的颗粒。调色剂具有特别用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颗粒。调色剂含有产生通过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所需的功能的材料,例如在树脂颗粒中产生静电性质的电荷控制剂、产生颜色的着色材料和防止所述颗粒粘着的材料。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速度高并且定影图像的质量通常是高的。因此,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广泛使用热定影系统。在热定影系统中,将存在于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熔融,并且对所述介质上熔融的调色剂施加压力,从而使所述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然而,在具有热定影系统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超过一半的功率被消耗用于加热调色剂,这使其难以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实现节能技术。
考虑到近来的环境顾虑,希望开发低功耗(节能)的定影设备。即,希望具有非热定影系统(在下文中也称作“非热定影设备”)的定影设备,所述非热定影系统能够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使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定影。这样的非热定影系统的实例公开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219105(在下文中称作“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公开了湿式定影系统,其中定影剂(液体定影剂)以泡沫状态产生并将产生的泡状定影剂施加到记录介质上的树脂颗粒上并同时控制所述泡状定影剂的膜厚度,从而使树脂颗粒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定影。注意,在该系统中使用多种类型的软化剂,其实例包括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02300(在下文中称作“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脂族酯。然而,考虑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环境问题或软化剂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可优选非挥发性软化剂。注意,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这样的定影设备,其中将含有软化剂的定影剂施加到记录介质上存在的树脂颗粒,从而使树脂颗粒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定影,所述软化剂通过使至少部分树脂熔融或溶胀而软化树脂颗粒。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定影设备包括:泡状定影剂发生器单元,其配置为产生泡沫状态的定影剂;膜厚度控制单元,其配置为控制以泡沫状态产生的定影剂的膜厚度;和施加单元,其配置为将以泡沫状态产生的定影剂施加到存在于记录介质上的树脂颗粒。而且,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的定影方法,其中向树脂颗粒施加含有软化剂的定影剂和用于通过使软化剂与所述定影剂反应而控制所述树脂的软化的组分,所述软化剂通过使至少部分树脂熔融或溶胀而软化树脂。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湿式定影方法中,如果特别使用非挥发性软化剂,所述软化剂残留在调色剂中,因此在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之后所述调色剂仍保持是软的。因此,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可能具有粘性(即,瞬间的粘性)。使用这种方法时,如果其上相应地形成图像的两张或更多张记录介质如纸相互堆叠,可能发生图像透背(bleed-through)或透印,或者可能发生由于透背或透印而导致的介质中图像脱漏(missin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总的目的是提供基本上消除由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定影设备和具有这种定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定影设备能够防止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区域由于粘性而具有图像透背或透印,或者图像脱漏,以改善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之后的图像稳定性和长期图像保存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包括定影剂施加单元和抗粘剂施加单元的定影设备,所述定影剂施加单元配置为将含有软化剂和水的定影剂施加到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树脂颗粒从而使所述树脂颗粒在记录介质上定影,所述软化剂能够通过溶解或溶胀至少部分树脂而使所述树脂软化;所述抗粘剂施加单元配置为将与所述软化剂不混溶的液体抗粘剂施加到通过施加含有软化剂的所述定影剂而与所述软化剂混合的树脂颗粒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