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慢炖锅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0169.4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0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达;张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军达 |
主分类号: | A47J27/122 | 分类号: | A47J27/122;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20 浙江省余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炖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物慢炖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热锅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慢炖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加热慢炖锅一般都是利用电发热盘发热,通过铝制的铝胆体形成一个加热腔,再利用空气传热到适于慢炖的锅陶胆中将食物煮熟。这种电加热的慢炖锅比传统的燃气慢炖锅相比,具有温度控制方便,功率稳定,且无需人员看守的优点。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炖制食物过程中通常都会打开锅盖观察食物炖制情况,以及食物炖好后都要先取下锅盖,再将锅内的食物取出等,现实中常常人们由于很忙或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取下锅盖后都会顺手放在锅台附近,这样不仅很不卫生而且还占用了锅台上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当人们在忙乱时,还有可能将锅盖打碎或碰坏锅台上的其它物品,再则现有的慢炖锅在不用时都只能平放在锅台上,也非常占用空间,不能使厨房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所以现有的慢炖锅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有限的厨房空间,也难以满足当前人们对慢炖锅高品质和多样性的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具有装配简单,外观新颖美观,空间利用率高,功能多,豪华高档且能适于多种不同食物同时慢炖以及防止锅盖二次污染的一种慢炖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慢炖锅,包括长度方向上制有三个锅位孔的炉体,和设置在锅位孔中由发热圈、铝胆体构成的发热组件以及座套在铝胆体内的锅陶胆,锅陶胆配设有锅盖,其中:每个锅位孔后靠近炉体面的后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玻璃盖挂架,每个玻璃盖挂架的头部均制有对称设置的耳部,且两耳部间形成有开口大底部渐小呈上开口抛物线状的下凹挂腔,下凹挂腔的平面与炉体上表平面形成有向外倾斜的仰角;锅盖上固定安装有盖提手,且盖提手、锅盖相配合能与下凹挂腔相挂配。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每个所述的耳部均制有耳腔,且耳腔能与外部钩状物体相挂配,盖提手与锅盖间垫配有盖压板,并且盖提手与锅盖经不锈钢螺钉依次穿过盖垫片、锅盖、盖压板与盖提手螺旋固定相连接。
上述的炉体由上盖、外壳和底盖相配组装构成,并且炉体内底盖与上盖之间设置有支撑柱,外壳的前面板上与锅位孔相对应配设有三个旋钮开关,并且每个旋钮开关均对应控制相应锅位孔中发热组件的发热温度。
上述的旋钮开关设有OFF档、高档、低档和保温档四档工作模式,旋钮开关配装有旋钮,旋钮设置在外壳前面板外部并且旋钮旋动旋钮开关换档工作。
上述的发热圈套设在铝胆体的下部,发热圈配接电源线,锅位孔上固设有隔热圈,并且铝胆体的上沿外圈与隔热圈相扣配,经隔热圈固定配装在锅位孔中。
上述的底盖在长度方向上制有三组阵列组合分布的散热窗口,底盖为塑料制品。
上述的底盖的底部配装有六个用于支撑减震的胶角。
上述的三个锅位孔呈中间锅位孔大两边锅位孔小的对称布局结构,铝胆体、锅陶胆的大小均与其相应锅位孔的大小相适配。
上述的炉体左右两端为圆弧形结构,并且炉体底部两端均制有椭圆形隐蔽式的手柄凹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每个锅位孔后靠近炉体面的后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玻璃盖挂架,每个玻璃盖挂架的头部均制有对称设置的耳部,且两耳部间形成有开口大底部渐小呈上开口抛物线状的下凹挂腔,下凹挂腔的平面与炉体上表平面形成有向外倾斜的仰角;锅盖上固定安装有盖提手,且盖提手、锅盖相配合能与下凹挂腔相挂配。本发明通过在炉体上配装的玻璃盖挂架,在当人们取下锅盖时能将锅盖顺手挂在玻璃盖挂架上,有效地防止了锅盖与其它物品的接触,减少了锅盖被污染的可能,提高了食品炖制的卫生,并且在慢炖锅不用时,人们可以通过玻璃盖挂架上制有的耳腔,将慢炖锅挂在墙上以减少对厨房或锅台空间的占用,美化厨房卫生环境,提高厨房空间利用率。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外形设计新颖美观,多锅位,能同时满足多人对不同食物的食用要求,自动调节恒温控制,无需人员守候,节省人力和时间,能适合当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图5是图2的后视图;
图6是图2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8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军达,未经施军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0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