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地聚合物水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50194.2 申请日: 2011-03-02
公开(公告)号: CN102180606A 公开(公告)日: 2011-09-14
发明(设计)人: 张一敏;焦向科;陈铁军;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4B7/24 分类号: C04B7/24;C04B7/36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樊戎
地址: 430081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类 聚合物 水泥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地聚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地聚合物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强化,未来材料总的发展趋势为逐步由非金属材料部分地替代金属材料,而在非金属材料中,无机材料在许多领域中将越来越多地取代有机材料。由蕴藏量极其丰富而价廉的无机矿物制备无毒、耐高温、高强度的无机材料是当今世界材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地聚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无机聚合物材料,是碱激活胶凝材料中最具前途的一类。地聚合物的性能独特,在建筑材料、固废材料、密封材料和耐高温材料等方面均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在国内外制备地聚合物的工艺中,一般是通过偏高岭土、粉煤灰等活性Si-Al质原材料在溶液状态的碱性激发剂(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硅酸钠、硅酸钾等)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强度、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无机聚合物(徐宇晴,齐季,于淏.一种新的制备地聚合物材料的方法[P].CN 200710003404.6,2007;S.Andini,R.Cioffi,F.Colangelo,et al.Coal fly ashas raw material for the manufacture of geopolymer-based products[J].Waste Management,2008,28:416~423),即为“地聚合物”。由于其生产过程避开了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那样需要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基本不排放CO2,而且可以以工业生产中废弃的固体硅铝质材料为原料,因而地聚合物材料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材料研究者的关注。但在传统的制备地聚合物工艺中包含“配制碱激发剂溶液”这一步骤,由于具有粘稠性和强碱性的碱激发剂溶液对盛装容器以及人体均易造成化学腐蚀,且临时配制碱激发剂溶液过程繁琐,又加上针对不同的硅铝原材料,水和固体碱激发剂的加入量无统一标准,所以,这无形中给地聚合物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带来极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类地聚合物水泥及其硬化浆体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类地聚合物水泥可大大降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容器和人体造成的化学腐蚀程度,且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高,对硫酸盐浸蚀、水浸蚀、碱-集料反应抵抗力强,抗干缩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类地聚合物水泥的组分及其含量为:

石煤提钒尾矿          62~73wt%;

固体碱金属氢氧化物    5~10wt%;

固体铝酸钠            7~11wt%;

超细活性微硅粉        8~16wt%;

偏高岭土              6~13wt%;

按上述组分及其含量,该类地聚合物水泥的制备步骤是:

第一步、向石煤提钒尾矿中添加固体碱金属氢氧化物,机械搅拌5~10分钟,再置于球磨机中干法球磨10~15分钟,制得球磨料;

第二步、将球磨料放入马弗炉中煅烧,温度为300~600℃;保温2~4小时,制得煅烧料;

第三步、将煅烧料置于室温下冷却,然后向其中加入固体铝酸钠、超细活性微硅粉和偏高岭土,机械搅拌5~10分钟,制得混合料;

第四步、将混合料放入球磨机中干法球磨10~15分钟,制得类地聚合物水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石煤提钒尾矿中SiO2的含量为65~85wt%,Al2O3的含量为5~20wt%;粒径小于0.074mm;固体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或为氢氧化钾、或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物;超细活性微硅粉中SiO2的含量为95%以上,BET比表面积为20~40m2/g;偏高岭土中SiO2的含量为50~55wt%,Al2O3的含量为42~47wt%。

所述的类地聚合物水泥的硬化浆体的制备方法是,向所制得的类地聚合物水泥中加入水,水与类地聚合物水泥的质量比例为1∶(2~3),边搅拌,边注浆,在室温下形成硬化浆体。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原料的使用上采用废弃的石煤提钒尾矿为主要原料,不仅解决了石煤提钒尾矿的堆放问题,而且拓宽了制备地聚合物水泥的原料来源。本发明工艺简单,在制备过程中省去“配制碱激发剂溶液”这一步骤,因而对盛装容器和人体造成的化学腐蚀程度大大降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0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