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0530.3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冉训;刘国伟;杜川;陆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气井 井口 联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圆筒形联接管作为装置本体的井口联接装置。采用该井口联接装置既方便拆装和对井口装置实施保温、加热和防腐处理,又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等。
背景技术
目前,在CNG(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及城市燃气调峰站中,用作高压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的装置仍普遍采用金属(钢)圈密封的法兰盘联接的井口装置。专利号为ZL2005200365219、发明名称为《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头》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即属于此类井口联接装置;该联接头(装置)包括下部设有螺栓孔及密封槽的法兰,上部为带排液口和燃料气进、出口及密封槽、螺栓孔的法兰式密封头,金属密封圈;联接装置上、下两部分(本体)通过螺栓组及金属密封圈及上、下法兰头密封式紧固联接成一体,使用安装时则通过井筒联接套与井口密封紧固联接成一体。该类法兰联接装置由于在法兰盘与其颈部有一个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使用过程中因压力的反复变化、联接装置容易从该处断裂;而且由于该联接装置螺栓多、拆装麻烦,螺栓也易因疲劳松动导致井口装置产生泄漏,或因各螺栓的预紧力难以均衡而发生螺栓的断裂、影响其密封的可靠性,而采用软金属密封也不利于反复拆装;此外,由于传统的联接装置结构复杂、规整(紧凑)性差,不易对联接装置本身进行保温、加热及防腐处理,也不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改进设计一种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装置;以简化其结构和装卸工艺,有效提高联接装置的强度、耐腐蚀性、密封性及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达到结构简单紧凑、装卸方便,日常使用中易对联接装置本身进行保温、加热及防腐处理,使用安全可靠并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等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将传统设有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四通)头与下部(密)封头之间采用法兰盘联接、在两法兰盘之间采用钢圈密封,(密)封头下部采用锥形管螺纹与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的联接装置本体;改为采用整体式筒形联接管作为本体、并将原带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头改为既作为联接、又作为密封的联接密封头,该联接密封头通过螺纹及密封圈与筒形联接管上部密封式紧固联接,筒形联接管(本体)的下部仍通过锥形管螺纹与地下储气井井口联接。即在井口联接装置中采用一增厚的筒形联接管作为该联接装置的本体、联接管的下端采用锥形管螺纹直接与储气井井口紧固、密封联接,并可将其置于地表下的水泥基础内、也便于对地表以上部分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井筒与井口联接管联接部位及联接装置本身的强度和防腐能力;筒形联接管的上部与带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密封头则采用紧固螺纹与密封圈配合紧固密封联接;从而实现其发明目的。因而本发明井口联接装置包括联接装置本体,设有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头,密封头,以及密封圈;关键在于联接装置本体为下部设有锥形管螺纹、上部设有紧固螺纹或紧固螺纹和密封槽的圆筒形本体,联接头和密封头则为设有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整体式联接密封头,在联接密封头上设有紧固螺纹和密封槽或只设置紧固螺纹,该联接密封头上的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均轴向设于联接密封头的顶部,密封圈则设于联接密封头与圆筒形本体之间;联接密封头与圆筒形本体上部通过紧固螺纹及密封圈紧固密封联接成一体。从而组成本发明所述井口联接装置。
上述圆筒形本体的筒壁厚20-30mm、轴向高5-12m,上部与联接密封头配合的紧固螺纹为公制螺纹或(直)管螺纹。所述设有排液口及燃料气进、出口的联接密封头为堵头(内置)式联接密封头或压帽式联接密封头;联接密封头顶部轴向设置一个排液口及1-3个燃料气进、出口,联接密封头上部还设有用于装卸的四方头或六角头。而所述圆筒形本体及联接密封头,当联接装置采用堵头(内置)式联接密封头时,在联接密封头的外柱面上设置紧固螺纹和密封槽、而在圆筒形本体上部的内环面上只设置紧固螺纹;当联接装置采用压帽式联接密封头时,在联接密封头的内环面上只设置紧固螺纹、而在圆筒形本体上部的外柱面上设置紧固螺纹和密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自贡力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0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