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前照灯PES单元、可控制遮光板窜动的遮光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1018.0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兵;张园;李景泉;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V14/08;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前照灯 pes 单元 控制 遮光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灯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汽车前照灯遮光板窜动的遮光板组件,所述控制车灯遮光板窜动的遮光板组件用于汽车前照灯PES单元中。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交通现代化和高密度的高速发展,在公路上严格地限制使用远光前照灯。另一方面,在大多数公路交通的情况下,近光前照灯仍是车辆行驶实际大量使用的行车灯。因此,前照灯的改进基本集中在对近光性能及所述前照灯的近、远光切换功能的改善。例如,人们已在使用采用具有复杂几何构型的改进型前照灯系统(PES,HNS,PD2),以提高照明效率达50%。
PES为一多椭圆面前照灯照明系统,其前照灯系统使用光学成像改进传统前照灯的技术性能,使它能得到分布光型与大表面传统灯具的一样,而其有效投影表面较佳。这是利用椭圆式反射镜(CAL)结合光学投影技术而实现的。反射物体投影的屏幕可精确确定明/暗截止线。根据各个特殊的要求,这种明/暗过渡可设计成强度突然变化或逐渐变化,使它能得到任何所要的几何形状。
PES前照灯可与传统的远光前照灯、侧向标志灯和PES雾灯一起组成长条型前照灯组件。
由于透镜灯有聚光的作用,照在墙上是一条水平线。而反射是散的。显然,PES为一较佳的前照灯照明系统。
然而,在现有的PES前照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是:PES单元中的固定遮光板由支撑座支撑,在固定遮光板和支撑座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由于车辆行驶振动,遮光板在此间隙内发生窜动,目前,PES单元中的遮光板窜动难以控制。
为对PES单元中的遮光板窜动进行控制,人们在现有的PES单元中使用了用于控制遮光板窜动的压板,该压板是一种支撑座,它是固定在固定遮光板上、具有一定斜度的板件,该板机通过控制支撑座的斜度来控制遮光板和支撑座的间隙,从而达到控制遮光板在此间隙内的窜动量。
如图1、2、3所示,为将上述支撑座用于汽车用前照灯的PES单元中的应用例。
在PES单元中组成的零件由支撑座1铆接或焊接在固定遮光板5上,活动遮光板2通过铆钉3和轴4固定于固定遮光板5上,并可绕轴4旋转,活动遮光板2的转动由电磁阀6通过与销10的传动来带动,把电磁阀杆件的轴向平动转化为活动遮光板2的转动。
如图1所示,透镜7与透镜支架8安装后,再把遮光板部分组件与PES反射镜9、透镜和支架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最后把灯泡安装到反射镜的灯泡安装孔,由此,就组成了一个前照灯中的PES单元。
活动遮光板如下进行工作:
在常态下,电磁阀6处于断电状态,此时,活动遮光板2处于初始状态,即如图2所示状态,这时实现了前照灯中的近光功能。
一旦前照灯需要切换到远光状态,电磁阀6就处于通电状态,电磁阀6中的电磁线圈就会由于电磁原理带上磁性,驱动芯帮运动,从而通过销10带动活动遮光板2绕轴4向下旋转。如图4所示,此时,前照灯就实现了远光的功能,如果电磁阀断电,由于电磁阀会回复到初始状态,就使活动遮光板2也回到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上述活动遮光板2在初始位置时,即前照灯在近光功能时,因灯具安装在行使的车辆上,由于道路的起伏,PES单元会随着车辆一起振动。而活动遮光板2只有在轴4端限制了平动,所以此时,活动遮光板2类似一个悬臂梁,在振动中,活动遮光板2在上下和前后方向上都会因振动而发生微小的晃动。此时,如晃动量过大就会导致对PES单元形成的光学功能要求带来很大的损伤。另一方面,支撑座1如图3通过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来限制活动遮光板2与支撑座1的间隙,从而保证活动遮光板2在近光状态时的窜动量,也即这个间隙用于来保证活动遮光板2的窜动量小于对光学功能和要求造成损害的量,同时也要求在活动遮光板2切换到远光状态时,该支撑座1不能有任何阻碍。
通过上述可以明白,支撑座的固定和角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如下情况:
1:由于支撑座1是通过点焊的形式固定在固定遮光板5上的,所以在批量生产时,就会造成固定位置偏移大,且使支撑座1在夹持时造成二次变形,影响间隙量。
2:对支撑座1的折弯角度需要达到很高的精度控制,在目前的工艺和实际的批量生产中很难做到。实际情况是,要么间隙过小,这样,轻则导致远近光切换不顺畅,重则导致活动遮光板2被支撑座1“卡死”在内部无法进行远近光的切换;要么间隙过大,由此造成活动遮光板2晃动厉害,从而对光学功能和要求造成损害,例如,导致光学上的近光截止线模糊或是截止线偏色。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1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