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丝短纤复合纺纱用的长丝张力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1922.1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方磊;何春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H13/10 | 分类号: | D01H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沈天培 |
地址: | 2000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丝 复合 纺纱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工程使用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具体是指纺织行业在环锭细纱机上进行长丝短纤复合纺纱时使用的一种长丝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有一个长丝短纤复合纺纱项目,其中涉及一种如何控制长丝的张力,使之较为稳定,而且可以随着产品的不同,任意调节张力大小的技术。一般厂家都采用传统的市售的重力式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即一种采用张力片或弹簧加压的方式来控制长丝张力的装置,参见图1。其工作原理如下:
立轴a4固定在细纱机机架上,上下张力盘a2和a1,以及张力片a3通过中间的圆孔在立轴a4上串在一起。长丝a5从上下张力盘a2和a1之间通过,张力片a3通过上张力盘a2对纱线a5进行加压,压力的大小由张力片a3的数量决定。由于装置本身结构的原因,一旦纱线a5进入上下张力盘a2和a1之间,上张力盘a2连同张力片a3都会发生歪斜。这样的情况会产生至少以下三个缺陷:
1、长丝在上下张力盘之间会发生游移,因为是斜搁着,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动的压力,长丝上的张力就会经常发生变化。
2、机器运转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振动中张力片a3有轻微的上下位移,这就意味着长丝a5上的压力无法稳定。
3、此外,细纱机纺纱时产生的飞花会进入上下张力盘a2和a1之间,当这些飞花积累缠结,随着这些飞花缠结的直径慢慢变大,长丝a5的压力就逐渐减小,直至长丝a5上压力为零。有时飞花缠夹在长丝上,严重阻碍长丝行进时,长丝张力会无限增加以至出现断裂。
上述这种现成的张力控制装置对于直径较粗的纱线而言也许适合,其张力波动不会涉及纱线络筒的质量,但在长丝短纤复合纺纱生产中,工艺要求长丝张力必须相对稳定可靠,上述的张力片(或者弹簧)加压的机构显然不能胜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长丝短纤复合纺纱生产中专用的长丝张力控制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即采用了骑跨在细纱机摇架上的一个基架,基架顶部设有固定孔,并由固定螺丝通过固定孔将基架与摇架固定;沿基架的长度方向设有上张力辊、活动张力辊和定位张力辊,所述三个张力辊分别通过尾部的螺丝螺母与基架结合在一起,活动张力辊设于基架上的曲型透槽内,调节活动张力辊在曲型透槽中的位置可以改变活动张力辊与上张力辊和定位张力辊之间的相对位置,由此改变长丝对所述三个张力辊的包角;所述定位张力辊上有长丝定位用的定位槽。
与传统的重力式张力控制装置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张力稳定,一旦长丝和各张力辊之间的包角确定后,张力必定服从欧拉定律(见图3),出口处的张力必定是入口处张力的某个倍数。无论机器运转引起的振动,还是车间中飞花的影响,都无法影响长丝的张力稳定和短纤维复合包缠的稳定性。
2、张力调整方便可靠。本发明结构简单,按上述张力调整方法调整活动张力辊的位置,可以非常方便地调节长丝的张力。
3、长丝定位简单可靠。定位张力辊既有增加长丝张力的作用,又有长丝输入的定位作用,整个装置使用方便,定位可靠,所生产的长丝短纤维复合纱线结构稳定,性能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重力张力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欧拉定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细纱机上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6,图7,图8分别为活动张力辊在各种不同位置时的长丝包缠情况。
附图中标号说明
a1-下张力盘 a2-上张力盘 a3-张力片
a4-立轴 a5-纱线;
1-基架 2- 连接孔 3-上张力辊
4-活动张力辊 5-定位张力辊 6-长丝定位槽
7-曲型透槽 8-尾部螺丝 9-螺母
10-细纱机前皮辊 11-细纱机前罗拉 12-长丝筒子
13-长丝 14-细纱机摇架 15-固定螺丝;
T1-出口张力 T2-入口张力 θ-长丝在张力辊上的包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装置的具体实施见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1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