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热流道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2183.8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景伟德;毛华锋;王松;陈勇;杨浩;黄俊戎;孙丽云;万岳飞;周明星;范能;王冬华;贺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53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色热流道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可满足双色模具的一次出模加工要求。
背景技术
在注塑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当前广泛的使用注塑模具。以前的模具产品由于技术限制多数是单色生产,即只能用一种塑胶原料注塑成型,这样生产的产品外观不论是材质和还是颜色都不够丰富多样。随着时代发展,现在人们对于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追求更精美时尚及个性的模具产品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趋势。
目前市场上双色模具日益盛行,但也存在模具复杂,加工成本高的缺点。对于两种颜色的模具制品,需采用两幅前模和一副后模配合的二次注塑,采用二次成型,即两种塑胶材料不一定在同一台模具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产品从一套模具中出模取出后,再放入另外一套模具中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而沿用的注塑模具皆为一副模具与一台模具注射口相配,生产时,需经过合模、注射、开模、取料等多个工艺步骤完成产品的生产。所以,整个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工序多,并导致模具精度降低。而且双色模具普遍存在第一次成型后产品从模具的停留侧松动或剥落的现象,造成第二次成型出的产品不良或模具会压伤。
塑料注射模具的热流道技术,在塑料模具加工中,,已得到认可和肯定,并广泛地应用。在原材料价格直线上涨,一线操作工人紧缺的今天,降低原材料消耗,实现生产机械化,是许多塑料产品加工企业追求的愿望。热流道技术就是实现这一愿望的一条捷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色热流道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双色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顶针、后定位圆销、左后模镶件、后模、上导套、上导柱、前定位圆销、前模、前模镶件、左热流道、上浇口、右热流道、右浇口、定模、下导柱、下导套、动模、右后模镶件、右顶针、动模固定板、拉杆、撑头、中托边、中托司、定位司、顶针托板上油缸、下油缸;定模内设有左热流道、右热流道,定模设有上浇口和右浇口,前模镶件与前模相配合通过螺栓固定于定模,定模与动模通过上导柱与上导套配合固定,并通过前定位圆销定位,动模通过下导柱与下导套配合固定于动模固定板,并通过后定位圆销定位,前模通过螺栓与动模固定,前模与前模镶件相配合,前模镶件固定于动模固定板,左顶针安装于动模固定板,右顶针固定于顶针托板,顶针托板通过中托边与中托司配合安装于动模固定板,撑头通过螺栓安装于动模固定板,上油缸固定于动模固定板,并通过软管与拉杆连接,下油缸固定于动模固定板,通过软管与顶针托板连接,前模镶件与左后模镶件间构成第一色注塑型腔,前模镶件与右后模镶件构成第二色注塑型腔,四根左顶针顶在第一色注塑型腔内热流道余料位置,右顶针顶在第二色注塑型腔内成品位置。
双色热流道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模具合模后,加热左热流道、右热流道,在上浇口浇入第一色融料,经左热流道流入第一色注塑型腔,浇注成半成品;
2)模具分模,下油缸运转,推动顶针托板,顶出左顶针两次,将第一色注塑型腔内流道余料顶出;
3)上油缸运转,推动拉杆,使动模与动模固定板分离;并旋转180°,再次合模,通过后定位圆销定位;
4)从上浇口浇入第一色融料,经左热流道流入第一色注塑型腔,浇注成半成品,同时从右浇口浇入第二色融料,经右热流道流入第二色注塑型腔,浇注成型;
5)模具分模,下油缸运转,推动顶针托板,顶出左顶针两次,将第一色注塑型腔内流道余料推出,同时右顶针顶出,将浇注成品顶出;
6)模具合模,进行下一次加工。
使用本发明,可降低整个双色模具浇注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分模合模均有精确的定位圆销,保证了模具成品的精确度,由于采用了热流道浇注,没有浇道系统冷却时间的限制,制件成型固化后便可及时顶出。大大缩短制件成型周期,整个制作过程实现生产机械化,消除后续工序,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节省塑料原料。本发明还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易于换颜色而可以不用喷涂。
附图说明
图1为热流道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热流道模具的左视图示意图;
图3为热流道模具的第一色型腔及定位圆销(局部)示意图;
图4为热流道模具的第二色型腔(局部)示意图;
图5为热流道模具的顶针(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2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软管不锈钢丝用奥氏体不锈钢
- 下一篇:一种低弹性模量亚稳β钛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