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层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5297.8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岩;方钦志;王铁军;颛昕;闫渊;李建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层 抗拉强度 测试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层领域,涉及涂层抗拉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涂层制备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涂层被应用于工业生产当中。抗拉强度作为涂层材料破坏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经常被用来评价涂层性能好坏。
然而对于一些涂层,尤其是一些易损坏的涂层(例如陶瓷涂层),从制备到安装在试验机上之间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会在涂层上面产生扭矩以及弯矩,对于容易损坏的涂层将会产生一定的损伤,严重时在开始试验之前,试验用的涂层就已经发生了破坏;涂层制备时,设备每启动一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需要在制备涂层的时候,能一次性尽可能多的制备试验试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涂层制备以及试验准备过程中拆卸组装试样件将会产生轴向扭矩和弯矩,导致涂层产生损伤;以及制备效率较低,并且不能保证涂层制备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涂层抗拉强度测试装置,
所述涂层抗拉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定位套筒、定位杆、定位螺母、沉积组件、定位销钉和紧固螺栓、拉伸螺杆、万向节;
所述沉积组件由形状尺寸都相同的第一对接体和第二对接体构成;
所述第一对接体中心设置有加载孔、加载孔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定位孔和一对紧固孔;
涂层制备时:
所述第一对接体和第二对接体通过定位销定以及紧固螺栓连接在一起;
所述定位销钉穿过第一对接体和第二对接体的定位孔;
所述紧固螺栓穿过第一对接体和第二对接体的紧固孔;
所述若干沉积组件通过加载孔穿在定位杆上;
所述若干定位套筒穿在定位杆上,且间隔排列在若干沉积组件之间;
所述贯穿了多组沉积组件的定位杆两端通过定位螺母进行固定,并使各沉积组件及定位套筒间紧密接触;
涂层抗拉强度测试时:
所述第一对接体和第二对接体通过定位销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拉伸螺杆有螺纹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沉积组件的加载孔上;
所述拉伸螺杆无螺纹的一端和万向节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对接体和第二对接体是圆柱体。
所述涂层抗拉强度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先将对接体对接在一起,将定位销钉分别插入与之相配合的定位孔上,对试件进行定位,防止之后在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对接体轴向的扭矩;再将紧固螺栓装配在紧固孔上面,将对接体紧固在一起,防止在装卸过程中在对接体上产生弯矩进而对涂层产生破坏;然后一次将多组组装在一起的沉积组件通过其上的加载孔贯穿到定位杆上面,中间用定位套筒隔开,并用紧固螺母在定位杆两端将多组沉积组件和定位套筒夹紧,防止多对沉积组件在定位杆上发生滑动,在制备设备上可以一次完成多组试样涂层的制备;待涂层制备结束后,将沉积组件逐一拆卸下来;并将拉伸螺杆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对接体中心的加载孔上;将装配了拉伸螺杆的对接体安装到万向节连接装置,之后将对接体上的紧固螺栓卸掉,由于定位销钉是滑动配合,所以可以将定位销钉保留在试验件上面,然后进行涂层抗拉强度测试试验。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接体没有使用凸台定位,简化了加工难度,加工时可以很轻易的将接触界面的光洁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制备时,通过将沉积组件中心的加载孔穿到定位杆上,用若干定位套筒将各沉积组件在定位杆上间隔排列,并用定位螺母固定定位杆两端,使得各沉积组件及定位套筒间紧密接触,可以一次性将多组沉积组件定位到定位杆上,同时制备多组试件,保证了涂层制备的一致性,提高了试件制备的效率。装配时,通过将定位销钉安装在定位孔上,可以将第一第二对接体进行定位,且可以防止在制备以及试验准备过程中涂层受到扭矩的破坏。将紧固螺栓安装在第一第二对接体的紧固孔上,可以防止涂层在沉积组件拆卸装载的过程中受到弯矩的损坏,提高了试验成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对接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对接体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在涂层制备时,沉积组件,定位杆,定位套筒,紧固螺母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测试时夹具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紧固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定位销钉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定位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拉伸螺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5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弹簧刚度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铸结晶器钢水快速汲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