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5472.3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明大增;李英翔;李志祥;李崇贵;李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25 | 分类号: | C01B33/025;C01B33/037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媛德;范严生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肥 硅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以磷肥副产硅胶为硅源,采用碳热还原法生产纯硅,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a. 原料预处理:对磷肥副产硅胶进行水洗、干燥,预处理后二氧化硅含量达95% ,将木炭、石油焦破碎、筛分、干燥,选用粒度为100~50μm的木炭、石油焦,其固定碳含量分别达70-75%和80-85% ;
b. 配料:选用粒度为150~75μm的磷肥副产硅胶,选用粒度为100~50μm的木炭、石油焦,然后用硅胶 和木炭、石油焦进行磷肥副产硅胶、木炭、石油焦的配料,且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c. 反应:将步骤b所得混合物送入高温碳管炉预加热;
d. 冷却:采用仪器控制冷却,反应产物经冷却6~8h至室温即可得到硅;
e. 破碎,将硅破碎至合适的粒度150~75μm;
f. 湿法提纯:将步骤e所得硅用浸出剂浸出,提纯;
g. 湿法提纯后用水洗至中性后,干燥;
h. 真空精炼:在真空条件下,精炼,提高硅的纯度;
i. 冷却,将产品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 所述的磷肥副产硅胶为磷肥副产氟硅酸生产氢氟酸、无水氟化氢过程中析出的硅胶,二氧化硅含量为85-95%。
3.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 所述的磷肥副产硅胶的预处理,即洗涤条件:液固比为12∶1g·ml-1,洗涤时间为2h,搅拌强度为300rad·min-1,洗涤至少3次,其二氧化硅含量达95%以上;干燥条件:恒定温度105±5℃,干燥1~2h,干燥次数1~2次,至恒重,其粒度为150~75μm。
4.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 所述的木炭、石油焦的预处理,即破碎、筛分条件:将木炭、石油焦破碎后,用标准筛筛分,得到粒度为100~50μm的木炭、石油焦;干燥条件:恒定温度105±5℃,干燥1~2h,干燥次数1~2次,至恒重。
5.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 所述的配料,物料C-Si的配比为、物料木炭-石油焦的配比为。
6.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预加热条件为抽真空至5.0×10-2mbar以下,升温至500~700℃,升温速率为25~50℃·min-1,保温10~30min,保护气氛条件为抽真空至5.0×10-2mbar以下,以氩气为保护气,保护气压强为0.02~0.04MPa,保护气流速为5.0~10.0CFH ,压强为25~75mbar,升温至1775~1825℃,升温速率为25~50℃·min-1,保温20~30min。
7.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 所述的纯硅的破碎,即将木炭、石油焦破碎后,用标准筛筛分,得到粒度为150~75μm的纯硅。
8.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 所述的湿法提纯,其工艺条件:硅粉粒度为D=150~75μm,湿法提纯级数为两级,浸取剂依次为8.00%的HCl、5.15%的HF,液固比为5∶1,搅拌速率为140 rad·min-1的磁力搅拌,浸出温度为71.3℃,浸出时间为4h。
9.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 所述的干燥,其干燥条件为:恒定温度105±5℃,干燥1~2h,干燥次数1~2次,至恒重。
10.根据权利1所述的用磷肥副产硅胶生产纯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 所述的真空精炼,其工艺条件:采用氩气作保护气,真空度为P=0.5Pa、精炼温度为T=1500℃、精炼时间为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54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覆加标签套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负极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