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热熔连接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塑料管材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6059.9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5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风林 |
主分类号: | F16L9/133 | 分类号: | F16L9/133;B29C47/92;B29C35/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刘永生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热熔 连接 过氧化物 交联 聚乙烯 塑料 管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国际专利分类B29C和C08L塑料型材及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改进的可热熔连接性能的交联聚乙烯管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即PEXa管具有优越的耐热、耐压性能,抗冲击及拉伸强度较高,耐应力开裂、耐蠕变、耐老化性能优异,在建筑、环境保护、输水、输气、采暖等领域应用广泛,但交联聚乙烯为热固性塑料,因此,连接时无法进行热熔连接,只能采用卡环式金属管件等机械方法连接,这直接导致管材安装施工的可靠性难以保证,施工强度、难度、成本显著增加。已公开的专利申请中也未找到相关改进技术,如,申请号200510026638低收缩抗开裂管材用硅烷交联聚乙烯塑料及制备方法,其组成包括:聚乙烯树脂100重量份,硅烷交联剂0.8~3.0重量份,交联引发剂0.02~2.0重量份,交联。其生产工艺为二步法,包括硅烷接枝料A料的制备和催化剂母料B料的制备,使用时A料和B料充分混合,经过挤出机挤出加工制成管材产品,在85℃水浴或蒸汽房放置8小时以上完成交联过程。申请号02114008塑料管材的自压紧电热熔连接方法,对塑料连接套进行扩孔与被连接管材进行装配,利用被胀大的连接套产生热收缩性,使套与管之间的连接层面受到均匀压力,然后对连接层面的电热丝通电发热,使连接层面的塑料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在压力下熔融连接-自压紧电热熔连接方法。申请号200520073098聚乙烯管材热熔内衬管装置,包括热熔直接和聚乙烯管材,聚乙烯管材的端口位于热熔直接的端口内,聚乙烯管材的端口内置有一个以耐高温的食品级材料为原料,经注塑加工而成的热熔内衬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热熔连接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塑料管,以及同时提出这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该方法制得管材既具有热固性塑料管的良好耐热、耐压性能,同时又能有效进行热熔连接。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外层和内层中,至少一层为不交联的聚乙烯,另一层为可交联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
生产工艺分为混炼、成型、共挤复合、交联四个阶段,当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塑料原料混炼后经挤出机初挤出,再经过分流锥和合成器合并成管子形状,在此过程中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原料仅仅是完成了管子成型而并未交联,此时再由一台挤出机经过共挤模具在其外层或内层共挤复合一层与过氧化物聚乙烯基料相同的聚乙烯材料,再将复合成型的管子挤进口模进行交联,而后经冷却后制成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内外层结构,且内外层分别采用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在未交联阶段就以共挤方式在管材本体上复合以热塑性塑料,使两种不同的塑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后,再进行交联、冷却,形成产品,从而实现可热熔连接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工艺简明,高效,成本低,制得管材在传统热固性塑料管的性能基础上,又能够实现可靠热熔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管材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管材制作方法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外层1,内层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外层1和内层2中,一层为不可交联的聚乙烯,另一层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
本实施例中的管材的生产工艺分为混炼、成型、共挤复合、交联四个阶段,当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塑料原料混炼后经挤出机初挤出,再经过分流锥和合成器合并成管子形状,此时再由一台挤出机经过共挤模具在其外层或内层共挤复合一层与过氧化物聚乙烯基料相同的聚乙烯材料,再将复合成型的管子挤进口模交联阶段,而后经冷却后制成产品。
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塑料原料采用柱塞式挤出机初挤出,聚乙烯原料挤出采用螺杆挤出机。
柱塞式挤出机设备工作温度为90℃,分流锥和合成器合并成管子的工作温度为150-170℃,共挤复合温度为150-170℃,交联温度230℃。
复合于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子本体的聚乙烯原料中不含过氧化物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风林,未经王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6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径向补偿装置
- 下一篇:缺油自动停机式空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