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p埋层的SOI nLDMOS器件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6338.5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6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鹏;许生根;赵伟立;刘怡新;吴倩倩;孔令军;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soi nldmos 器件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p埋层(BPL)的SOI(绝缘层上半导体)nLDMOS(n沟道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单元的结构。
背景技术
SOI nLDMOS器件由于其较高的集成度、较高的工作频率和温度、较强的抗辐照能力、极小的寄生效应、较低的成本以及较高的可靠性,作为无触点高频功率电子开关或功率放大器、驱动器在智能电力电子、高温环境电力电子、空间电力电子、交通工具电力电子和射频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常规SOI nLDMOS是在SOI衬底的n-型漂移区上形成场氧化层;在近源极端采用双离子注入及退火推进自对准掺杂技术形成短沟道nMOSFET及多晶硅栅场板,附加p+离子注入掺杂实现p-well;由多晶硅栅引出栅极金属引线,n+p+区引出源极金属引线;在近漏极端通过磷离子注入掺杂形成n型缓冲区,在该掺杂去进行大剂量高能磷、砷离子注入形成漏极区并引出金属漏极。该SOI nLDMOS器件中由于隐埋氧化层的存在衬底不参与耐压,当器件工作应用中遇到电压尖峰时,器件容易被击穿,严重影响了器件的耐压性能,同时较厚的埋氧层将影响器件的散热,不利于提高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p埋层的SOI nLDMOS器件单元,通过引入纵向的反向偏置pn结承受器件绝大部分纵向耐压,从而为提高器件的横向耐压性能大大拓展了空间。
本发明包括p型半导体衬底、隐埋氧化层、p埋层区、n型轻掺杂漂移区,隐埋氧化层覆盖在p型半导体衬底上,p埋层区覆盖在隐埋氧化层上,n型轻掺杂漂移区覆盖在p埋层区上。
在n型轻掺杂漂移区顶部的两侧分别嵌入p型阱区和n型缓冲区,其中p型阱区为p型较重掺杂半导体区,n型缓冲区为n型较重掺杂半导体区;p型阱区的顶部嵌入n型源区和p型欧姆接触区,n型源区和p型欧姆接触区相接,n型源区设置在p型欧姆接触区与n型缓冲区之间;n型缓冲区的顶部嵌入n型漏区, n型源区与n型漏区之间顺序间隔有p型阱区、n型轻掺杂漂移区和n型缓冲区;所述的p型欧姆接触区为p型重掺杂形成,n型源区和n型漏区为n型重掺杂形成。
n型源区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场氧化层,p型阱区的顶部设置有栅氧化层,n型轻掺杂漂移区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场氧化层,栅氧化层设置在第一场氧化层和第二场氧化层之间,栅氧化层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场氧化层和第二场氧化层相接;栅氧化层覆盖了相邻的n型源区顶部的一部分、p型阱区的一部分以及n型轻掺杂漂移区顶部的一部分;第二场氧化层覆盖了相邻的n型轻掺杂漂移区顶部的一部分、n型缓冲区的顶部以及n型漏区顶部的一部分。
p型欧姆接触区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源极,栅氧化层的顶部设置有n型多晶硅栅极,n型漏区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漏极;金属源极覆盖了p型欧姆接触区的顶部、n型源区顶部的一部分和第一场氧化层顶部的一部分;n型多晶硅栅极覆盖了栅氧化层的顶部以及第二场氧化层顶部的一部分,并且与第一场氧化层相接;金属漏极覆盖了n型漏区的顶部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场氧化层顶部的一部分。
本发明在常规SOI nLDMOS器件结构的n型轻掺杂漂移区与隐埋氧化层间引入p埋层区,在器件漏极接高电位时,n型轻掺杂漂移区与p埋层区间的反向pn结形成的耗尽层能够承受器件绝大部分纵向耐压,提高了器件的耐压性能,同时使用薄埋氧层能够提高器件的散热性能,提高有利于提高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B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具有p埋层的SOI nLDMOS器件单元,包括p型半导体衬底1、隐埋氧化层2、p埋层区3、n型轻掺杂漂移区4,隐埋氧化层2覆盖在p型半导体衬底1上,p埋层区3覆盖在隐埋氧化层2上,n型轻掺杂漂移区4覆盖在p埋层区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6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