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成形容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7211.5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L.施特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7/00 | 分类号: | B65B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姜云霞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成形 容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力容器以及一种用于成形容器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包括由挤塑薄膜管和一对端盖构成的中空衬套。
背景技术
目前有各种各样的容器被设计用于例如容纳不同的流体譬如压缩天然气(CNG)、用于在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氢气等。用于存储流体的常用技术是耐穿刺的轻质、高压容器。通常,这样的容器被分为四种类型。I型容器是金属容器。II型容器也是金属容器,这种容器具有设置在其圆柱形部分上的复合外壳。III型容器例如包括由金属譬如钢和铝制成的衬套以及包围衬套并避免衬套损坏的复合外壳。IV型容器基本上类似于III型容器,其中衬套由塑料制成。
通常,衬套例如是利用常规成形方法譬如焊接方法、旋转模塑方法以及其他类似方法加工而成的。在焊接过程期间,衬套的多个组件在组件的接缝处被焊接在一起。但是,焊缝可能不是流体密封的并且会允许存储的流体从容器中渗漏。而且,焊接方法限制了能够被用于成形衬套的材料类型。另一方面,旋转模塑方法比较慢并且生产出的衬套具有不利的厚度。在旋转模塑过程期间,通过用聚合树脂在模腔内设置凸嘴,在加热模具的同时进行旋转以促使树脂熔化并涂敷模腔的壁部,冷却模具然后取出模制的衬套,以此来成形衬套。但是,凸嘴可能无法准确地粘附至衬套,结果导致在期间形成有间隙。如果凸嘴没有准确地粘附至衬套,那么在凸嘴和衬套之间可能就无法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没有不透流体的密封,容器中的内容物可能就会由其漏出到环境中。为了确保凸嘴和衬套之间不透流体的密封,可以采用粘合剂、热焊以及其他类似的方法。可选地,如美国专利No.7032767中公开的接合设备也可以被用于确保不透流体的密封,因此通过引用其全文而将其并入本文。这样的方法和附加设备可能是耗时的并且需要人工的加工步骤,由此导致生产容器的成本增加。
希望研发出一种容器以及一种用于生产包括薄的中空衬套和至少一个凸嘴的容器的方法,其中优化了方法的效率并且使其成本最小化。
发明内容
根据并且适合于本发明,令人惊讶地提出了一种容器以及一种用于生产该容器的方法,该容器包括中空衬套和至少一个凸嘴,其中优化了方法的效率并且使其成本最小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成形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中空衬套,其中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凸嘴且第二端盖包括第二凸嘴;然后在至少一部分中空衬套和至少一部分凸嘴上成形外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成形中空衬套的第一端盖,第一端盖包括界面层和第一凸嘴;成形中空衬套的主体;将第一端盖设置在中空衬套的主体上;然后在中空衬套的主体和至少一部分第一端盖上成形外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容器包括:第一端盖,包括界面层和第一凸嘴;与至少一部分第一端盖邻接的薄主体;以及围绕至少一部分第一端盖和主体成形的外壳。
方案1: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成形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中空衬套,其中第一端盖包括第一凸嘴且第二端盖包括第二凸嘴;以及
在至少一部分中空衬套和至少一部分凸嘴上成形外壳。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空衬套包括设置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的薄主体。
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的至少一个由热塑性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方案4: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空衬套通过共挤薄膜吹塑过程、热塑贴箔过程和涂敷过程中的至少一种成形。
方案5: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壳通过纤维缠绕和固化过程成形。
方案6: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成形中空衬套的第一端盖,第一端盖包括界面层和第一凸嘴;
成形中空衬套的主体;
将第一端盖设置在中空衬套的主体上;以及
在中空衬套的主体和至少一部分第一端盖上成形外壳。
方案7: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界面层与第一凸嘴相配合以在其间形成基本上不透流体的密封。
方案8: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界面层和第一凸嘴被整体成形。
方案9: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盖通过注塑过程和热成形过程中的一种成形。
方案10: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体通过共挤薄膜吹塑过程、热塑贴箔过程和涂敷过程中的至少一种成形。
方案11: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壳通过纤维缠绕和固化过程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7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