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沟油的快速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7329.8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6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晋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罗习群 |
地址: | 201706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沟 快速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定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地沟油的快速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地沟油是指经过烹饪后食用过餐厨废弃的下脚,通过过滤、分层、脱色等方法提取的下脚油。这种油从外观上很难和市场上的食用油能有所区别,但由于经过高温烹饪加工和长时间的接触空气,其物理性状和化学特性与食用油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仍作食用油流入市场使用,势必对食用者的健康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按通常食用油的检测方法去判别,则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能快速、简易鉴别地沟油的测定方法。由于食用油经过高温烹饪或和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就会发生水介,并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游离脂肪酸进一步被氧化,就形成过氧化物,而甘油氧化则产生醛、酮等,随之产生刺激性气味,油脂即发生酸败。酸败的程度是以游离脂肪酸的多少来衡量的,常以酸价表示。“酸价”是指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的毫克数。由此可见,中和所需的KOH(或NaOH)越多,则“酸价”越高,也说明了该油的质量越差;反之,亦然。所以,“酸价”可用作区别油脂新鲜与否和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根据我国颁布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的要求,以酸价“4”为界限,若测得的酸价大于4,则判定为不合格。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沟油的快速测定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用95%浓度的CP级乙醇,与纯水或CP级乙醚按1:1容量混合成混合液;
步骤2、取上述混合液10ml注入玻璃试管;
步骤3、把配制好的1%浓度的酚酞指示剂溶液0.25ml滴入玻璃试管中,并摇匀;
步骤4、用浓度为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微微地滴入玻璃试管中,直至玻璃试管中的液体呈粉红色,停止滴液;
上述步骤1-4可预先在实验室中配制备用;
步骤5、加入2克被测油于玻璃试管中,并摇匀,此时玻璃试管中溶液的粉红色褪去,呈现无色;
步骤6、用浓度为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微微地滴入玻璃试管中,直至玻璃试管中溶液又显粉红色为止,并记下此次滴定液的容量;
步骤7、计算步骤6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容量,该容量若大于14ml,则说明被测油的酸值高于4,不合格;
上述步骤5-7则在现场测试时进行。
本发明的优越功效在于:能够快速区别地沟油,简单实用,成本低,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沟油的快速测定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用95%浓度的CP级乙醇,与纯水或CP级乙醚按1:1容量混合成混合液;
步骤2、取上述混合液10ml注入玻璃试管;
步骤3、把配制好的1%浓度的酚酞指示剂溶液0.25ml滴入玻璃试管中,并摇匀;
上述1%浓度的酚酞指示剂溶液,是将1克的酚酞指示剂溶于95%溶液的乙醇溶液99ml中,配制而成的;
步骤4、用浓度为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微微地滴入玻璃试管中,直至玻璃试管中的液体呈粉红色,停止滴液;
上述步骤1-4可预先在实验室中配制备用;
步骤5、加入2克被测油于玻璃试管中,并摇匀,此时玻璃试管中溶液的粉红色褪去,呈现无色;
步骤6、用浓度为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微微地滴入玻璃试管中,直至玻璃试管中溶液又显粉红色为止,并记下此次滴定液的容量;
步骤7、计算步骤6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容量,该容量若大于14ml,则说明被测油的酸值高于4,为不合格油品;
上述步骤5-7则在现场测试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晋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晋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7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