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和预热内燃发动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7974.X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C·维吉尔德;H·G·奎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3/20;F01P11/20;F02G5/00;F02M2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 发动机 冷却系统 预热 方法 | ||
1.一种预热内燃发动机(2)的方法,特别是在其冷起动之后,其中排气再循环系统的排气冷却器(6)获得的热量被供给至发动机冷却回路(3),所述排气冷却器(6)被设置在排气冷却回路(4)中,其中
设计为比例阀(9)的控制元件(9)被设置在所述内燃发动机的出口侧,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3)和所述排气冷却回路(4)被连接至所述控制元件(9),所述排气冷却回路(4)在所述排气冷却器(6)的下游连接到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3)中,并且在所述内燃发动机(2)的冷起动期间,所述控制元件(9)将通过所述排气冷却回路(4)和通过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3)两者的冷却剂流量设置为在每种情形下具有相同的值,优选阻止所述冷却剂流量,并且在达到所述冷却剂的第一阈值温度时,所述控制元件(9)增加通过所述排气冷却回路(4)的冷却剂流量,并且在达到第二阈值温度时,除了允许流量通过所述排气冷却回路(4)外,所述控制元件(9)还允许冷却剂流量通过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的旁通管路(1),并且仅当达到所述冷却剂的工作温度时,所述控制元件(9)打开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排气冷却回路(4)中的实际冷却剂温度由温度传感器(19)记录,所述温度传感器(19)优选设置在所述排气冷却器(6)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排气冷却回路(4)或所述排气冷却器(6)中的所述实际冷却剂温度与预定的阈值温度或预定的工作温度相比较,使得当达到各预定温度时,所述比例阀(9)相应地被改变。
4.一种排气再循环系统的使用,所述排气再循环系统具有用于实施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的排气冷却器(6)和比例阀(9)。
5.将比例阀(9)作为控制元件用于实施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的使用,利用所述比例阀(9),多个体积流量能够相对彼此独立地被调整,所述多个优选为三个。
6.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包括:
排气冷却回路,其包括排气冷却器;
发动机冷却回路,其包括主冷却器,其中所述排气冷却回路连接到所述排气冷却器的下游;
旁通管路,其被配置成旁通所述主冷却器;
控制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冷却剂出口侧并且连接到所述排气冷却回路、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和所述旁通管路,其中所述控制元件的打开和关闭控制流入所述排气冷却回路、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和所述旁通管路的流量;和
中央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在冷却剂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一工况期间,通过所述控制元件阻止通过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排气冷却回路和所述旁通管路的冷却剂流量,从而排气流过所述排气冷却器并且向所述排气冷却器中的冷却剂传递热量;在冷却剂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工况期间,循环所述排气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通过所述发动机,同时关闭所述控制元件至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和所述旁通管路的路径;在冷却剂温度等于或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第三工况期间,打开至所述旁通管路的路径,从而所述冷却剂流入所述排气回路和所述旁通管路,同时所述控制元件到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的路径保持关闭,并且当所述冷却剂达到工作温度时,打开至所述排气回路、所述旁通管路和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的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元件是比例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三工况期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利用所述控制元件以连续的方式打开至所述排气冷却回路和所述旁通管路的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排气冷却器中,用于测量所述冷却剂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三工况期间,至所述旁通管路的路径被部分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79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玻片处理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含碳纳米管的化学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和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