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稻草生产黄腐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8374.5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侯勇;曾显斌;夏中梅;朱彭玲;严庆海;王兰英;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兰月农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1/02 | 分类号: | C05F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稻草 生产 黄腐酸 方法 | ||
1.利用稻草生产生化黄腐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备稻草秸杆和养分:养分包括麸皮、糠皮、豆粕或花生饼、氮源;
2)稻草秸杆软化处理:机械破碎稻草至变软,浸泡于重量百分浓度3~4%的石灰水溶液中,24~48h后捞出,软化好的稻草质地柔软,茶褐色,含水量60~70%;
3)第一阶段微生物发酵:经充分软化处理的稻草秸秆,按高1~1.5米、宽1.5~2米,分三层接种堆积发酵,其中一、二层各厚30~60cm,第三层20~50cm,分别在各层之间接种发酵混合菌剂,撒施养分,每吨稻草秸秆混合菌剂用量20~100kg、养分100~200kg,各层之间养分及菌种至下而上按照重量比4~5∶3~4∶1~2分配,接种完成后将发酵堆体顶和四周稍压实拍平,用直径3~5cm的棍每隔50~70cm从顶部垂直向下打洞,再覆薄膜和草帘保湿保温,当料温上升到至少60℃时,维持24-48小时,翻堆至少2次,完成第一阶段微生物发酵;
4)第二阶段微生物发酵:经过第一阶段微生物发酵所得的发酵物料基形成固液混合物,再次接种混合发酵菌液,并补充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完成第二阶段固液混合物深度发酵过程,每吨固液混合物用混合发酵菌液量控制在20~50kg,养分补充量为第一阶段用量的50~70%;
5)制备黄腐酸:经充分发酵后的固液混合物,板框挤压过滤得到的悬浮液体,通过0.1~0.2mol/L碱液溶解抽提分离,调pH 2.0所得液体部分为黄腐酸母液,黄腐酸含量可达到10~30%,黄腐酸母液经浓缩精制干燥,制得60~70%的黄腐酸固体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稻草生产生化黄腐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混合菌剂是按以下步骤制备的:
1)准备第一发酵菌种组:放线菌、链霉菌、巨大芽孢杆菌;准备第二发酵菌种组:纤维菌、纤维多囊菌、热纤维梭菌;准备第三发酵菌种组:枯草芽孢杆菌;准备第四发酵菌种组:黑曲霉、绿色木霉;
2)将上述四组发酵菌种组中每组至少1种菌种、按照各菌种生长特性进行放大培养,当菌种浓度分别达到1×109~10个/克的浓度后,按照1~3∶1~3∶1~3∶1~3比例进行混合,即制得发酵混合菌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稻草生产生化黄腐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米曲霉、产朊假丝酵母、假单胞杆菌、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中的3~4种菌种,按照各菌种生长特性,进行放大培养,当菌种浓度分别达到1×109~10个/克的浓度后,按照1~2∶1~2∶1~2或1~2∶1~2∶1~2∶1~2比例进行混合,即制得混合发酵菌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稻草生产生化黄腐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氮源包括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中的至少1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兰月农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兰月农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83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胶囊充填机的计量装置
- 下一篇:自控电加热煎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