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主动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8574.0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李巍;徐振高;袁志扬;吴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主动 装置 | ||
1.一种精密主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在同一基体内加工而成的被动减振部分与主动减振部分,主动减振部分位于被动减振部分上面,二者之间为中间断开的直线隔离槽,直线隔离槽为螺旋线形槽;主动减振元件采用的压电块结构,其中压电块的预压力由折叠弹簧提供,被动减振元件采用的是柔性铰链结构,整个装置关于垂向中心线轴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主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被动减振部分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至第四柔性单元(4a、4b、4c、4d),C形槽(6a),和下直线槽(6c);每个柔性单元包括两个柔性铰链,两个柔性铰链的中心线q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柔性单元(4b)位于第一柔性单元(4a)的下方,且其位置与第一柔性单元(4a)沿垂向对齐;第一柔性单元(4a)和第三柔性单元(4c)的上端与直线隔离槽(6b)相连,第一、第三柔性单元(4a、4c)下端与C形槽(6a)的上端相连;第二、第四柔性单元(4b、4d)的下端与直线槽(6c)相连,上端与C形槽(6a)的下端相连;其中直线隔离槽(6b)包括对称的左右两段,左段从整个垂向精密减振装置的左端面沿水平方向向中心线o延伸,直到与第一柔性单元(4a)的右端对齐;直线隔离槽(6b)的右段从整个垂向精密减振装置的右端面沿水平方向向中心线o延伸,直到与第三柔性单元(4c)的左端对齐;直线槽(6c)从第二柔性单元(4b)的左端沿水平向一直延伸至第四柔性单元(4d)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密主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减振部分包括位于该垂向精密主动减振装置左右两端的第一、第二折叠弹簧(1a、1b),位于第一、第二折叠弹簧与中心线o之间的第一、第二方孔(9a、9b),位于第一、第二方孔(9a、9b)中的由压电作动器(2)和压电传感器(3)组成的两个压电块,以及直线槽(7);其中,直线槽(7)从第一方孔(9a)沿水平向一直延伸到第二方孔(9b);两个压电块中的压电作动器(2)和压电传感器(3)层叠布置,其上下关系能够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密主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减振部分包括位于装置左右两端的第三、第四折叠弹簧(14a、14b),位置比第三、第四折叠弹簧(14a、14b)更靠近装置中心线p的第三、第四方孔(17a、17b),位于第三、第四方孔(17a、17b)中的由压电作动器(12)和压电传感器(11)组成的压电块,直线槽(15)和直线槽(16a、16b),以及四个柔性铰链(13a、13b、13c、13d);其中第三方孔(17a)的法线r和第四(17b)的法线s均与装置中心线p有一定的交角,并且第三、第四方孔(17a、17b)相对于中心线p对称;压电块中压电作动器(2)和压电传感器(3)层叠布置,其上下关系可交换;在垂直于第三方孔(17a)与压电块接触平面的法线方向上布置有两个柔性铰链(13a、13b),它们在第三方孔(17a)两侧对称布置;同样,在垂直于第四方孔(17b)与压电块接触平面的法线方向上布置有两个柔性铰链(13c、13d),它们在第四方孔(17b)两侧对称布置;直线槽(16a)的一端沿水平向连接第三折叠弹簧(14a),另一端连接第三方孔(17a);直线槽(16b)的一端沿水平向连接第四折叠弹簧(14b),另一端连接第四方孔(17b);直线槽(15)的两端分别沿水平向连接第三、第四方孔(17a、17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85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制备纳米金的方法
- 下一篇:铅粉生产设备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