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黄素卷烟加香剂的超高压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58873.4 申请日: 2011-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2154063A 公开(公告)日: 2011-08-17
发明(设计)人: 张峻松;郭春生;张玉;祖萌萌;程恒;杜文杰;潘凡达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主分类号: C11B9/00 分类号: C11B9/00;A24B3/12
代理公司: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代理人: 张绍琳;孙诗雨
地址: 450002***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叶黄素 卷烟 加香剂 超高压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香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黄素卷烟加香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香味是影响烟草及卷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烟叶经过复烤后,内在质量较初烤烟叶有明显提高。研究发现,烟叶在调制、陈化过程中,叶黄素部分分解转化形成一系列的降解产物,这些降解产物与烟草香味有密切关系,因此烟草中叶黄素的降解产物对烟草品质改善有较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 UHP)技术来改善加工食品的香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已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所谓UHP处理是指将物料放入液体介质中,在100~1000MPa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物料发生许多不可逆的生化反应和组织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物料的品质、风味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外尚未见UHP处理烟草类叶黄素的报道。

另外,我国是烟草生产大国,每年有450~500万吨出产,产生90~150万吨烟草废弃物。如在我国的河南、湖南、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省都有大面积的烟田,众多的卷烟厂、复烤烟叶厂,每年都有大量的废烟叶、烟灰、烟杆,这些下脚料目前尚无很好的利用途径,多是被一把火烧掉,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如何利用这些“废弃物”的潜在价值,变废为宝,提高烟叶的利用率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理利用废弃或者次品烟叶,提供一种叶黄素卷烟加香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叶黄素卷烟加香剂的制备方法:将1重量份的叶黄素分散于20-500重量份的分散剂中,于温度20-80℃、压力50-800 MPa的条件下超高压处理5-100min。

所述的分散剂为乙醇、丙二醇、甘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其水溶液。优选为丙二醇或体积浓度为50-60%的乙醇水溶液。

叶黄素超高压处理产物,通过下法制得:将叶黄素分散于分散剂的溶液于温度20-80℃、压力50-800 MPa的条件下超高压处理5-100min。

叶黄素与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20-500。

所述的分散剂为下列之一或其水溶液:乙醇、丙二醇、甘油;优选体积浓度为50-60%的乙醇水溶液或者丙二醇。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卷烟加香剂主要香气成分如下:异佛尔酮,氧化异佛尔酮,大马酮,二氢大马酮,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4-氧代-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二氢猕猴桃内酯。

本发明采用的叶黄素优选为从废弃或者次品烟叶中获得所述的叶黄素,以便合理利用废弃或者次品烟叶。

本发明从废弃烟草中提取叶黄素物质,并通过超高压处理使其降解为小分子的香气物质,将其降解产物直接用于卷烟加香,不仅可以提高废弃烟草的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还为解决目前低焦油卷烟所面临的香气不足的难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本发明工艺采用乙醇、丙二醇或甘油为反应媒介,可直接进行加香,减少了制备香料的工艺程序;香料制备过程没有其它化学品污染,用于卷烟加香安全性较高;方法效率高、速度快、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叶黄素的提取:

(1)将废弃烟叶在30℃条件下烘干粉碎过20目筛网,得到烟叶粉末;烟叶粉末置于萃取装置,超声萃取,分离得到叶黄素粗品。

(2)将叶黄素粗品经氧化铝柱层析,以丙酮:石油醚(1:1)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当洗脱液出现黄色时开始收集,继续冲洗至洗脱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时再向层析柱中加入剩余的粗提物溶液,重复上述的洗脱操作直至洗脱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收集滤液,浓缩后即可得到叶黄素纯品。(叶黄素的具体提取工艺参考:李永祥,曹端林.叶黄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山西化工,2004,1:18-21.)

2.卷烟加香剂的制备

将分离纯化叶黄素纯品1g分散在200g 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中,置于双层复合塑料袋中,热封口,设定压力为400 Mpa,高压腔内温度35 ℃,保压时间20 min后,得到降解卷烟加香剂,经分析检测加香剂的成分如下:异佛尔酮 (2.116% ); 氧化异佛尔酮 (0.981% );大马酮(7.112% );二氢大马酮(2.115% );α-紫罗兰酮(6.127% );β-紫罗兰酮 (5.321% );4-氧代-β-紫罗兰酮 (1.121% );巨豆三烯酮(20.121% );二氢猕猴桃内酯 (12.238% )。

实施例2

1.叶黄素的提取方法同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8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