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通信的私密性保护方法、系统和机器通信业务管理实体及相关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59215.7 申请日: 2011-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2137105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7
发明(设计)人: 金雷;卞永刚;张永靖;陈显峰;林琪;牟伦建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L29/06 分类号: H04L29/06;H04L29/08;H04W12/02
代理公司: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代理人: 彭愿洁;李文红
地址: 518129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机器 通信 私密性 保护 方法 系统 业务 管理 实体 相关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机器通信的私密性保护方法、系统和机器通信业务管理实体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机器通信(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M2M)是一种以机器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其通过在机器内部嵌入无线或有线通信模块以及应用处理逻辑,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数据通信,以满足用户对监控、指挥调度、数据采集和测量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附图1-a给出了一种典型的M2M系统架构,其中,各种M2M终端(例如,传感器、微控制器等)直接接入或经过M2M网关远程接入至M2M业务管理实体(Service Capability Layer,SCL),而各种M2M应用(例如,电力抄表、智能交通等)则通过M2M业务管理实体所提供的业务能力获取M2M终端采集的数据或对M2M终端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机器通信的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ETSI M2M)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创造M2M通信的开放标准,以促进建立一个集成各种设备和服务的未来网络,使M2M业务可互操作,也使得M2M应用可以共享基础业务并独立于网络实现。EISI M2M标准在M2M应用和M2M业务管理实体mIa接口处定义了位置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M2M应用可以获取位置信息并订阅位置信息的变化。

与位置信息紧密相关的就是私密性保护的问题。私密性保护是指在处理电子通信个人数据时,用户有权允许在何时何地许可第三方收集用户位置信息,并且有权删除该第三方收集用户位置信息的许可。私密性保护是人与人通信(Human to Human Communications,H2H)定位必然考虑的问题。例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中,私密性保护由独立的私密描述寄存器(Privacy Profile Register,PPR)或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等实体来完成,是一种集中式架构的私密性保护,其实现流程是:外部位置业务(LoCation Service,LCS)客户端通过Le接口或OSA-LCS接口发起位置获取命令后,位置获取命令传递到归属地网关移动位置中心(Home 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HGMLC)或进一步由HGMLC通过Lpp接口发送至PPR实体进行私密性保护,以检查外部LCS客户端是否有权限对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进行定位。如果没有权限,则返回消息至外部LCS客户端;如果有权限,则进一步进行3GPP定位过程。私密性保护机制包括了对UE进行私密性通知(即定位告知)或进行UE私密性验证的过程,后者需要用户确认(例如,通过UE的用户界面)可以定位后,外部LCS客户端才有权限进行定位。另外,可对一个UE处于不同的位置区域设置了不同的私密性权限。

对于应用M2M的各个行业,例如智能家居、汽车和电力抄表等,其中的M2M设备作为个人设备使用,设备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标识出用户位置信息,因此,M2M也有类似H2H的私密性保护的问题需要解决。

ETSI M2M使用资源为基础的Restful风格,设备、网关和业务管理实体的业务功能层(Service Capability Layer,SCL)都会对所属的资源进行管理,属于一种分布式管理资源的系统。换言之,现有的M2M系统架构中,没有一个类似于H2H中的PPR或GMLC的中心实体来完成私密性保护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9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