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光热及真空超导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9274.4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林;苏叶亭;龚国琳;翟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林;苏叶亭 |
主分类号: | F24H7/04 | 分类号: | F24H7/04;F24H9/00;F24J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1 山东省东营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光热 真空 超导 加热 装置 | ||
1.一种太阳能光热及真空超导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1)、供热系统、热交换器(5)和真空超导加热炉(11),其中的太阳能集热系统1主要由集热管、聚光镜和导热管组成,其特征是供热系统由热流体介质管线(2)、回流管线(3)和高温循环泵(4)组成,热交换器(5)由壳体、受热流体盘管(22)、盘管支撑板(23)和热流体介质组成,真空超导加热炉(11)由炉壳、受热流体盘管(33)、盘管支撑板(35)、火筒(30)、烟气管(28,29)、燃烧室(12)、烟道(31,32)、烟囱(13)和超导介质组成,太阳能集热系统1的热流体介质出口,通过热流体介质管线(2)与热交换器(5)的热流体介质入口(6)连接,太阳能集热系统(1)的热流体介质入口,通过回流管线(3)与热交换器(5)的热流体介质出口(7)连接,高温循环泵(4)串连在回流管线(3)中,热交换器(5)的受热流体出口(20)与真空超导加热炉(11)的受热流体入口(21),通过受热流体管线(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及真空超导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热交换器(5)的壳体为卧式圆筒形状,其外表面有绝热保温层,其受热流体盘管(22)利用盘管支撑板(23)安装在壳体内壁上,受热流体盘管(22)的进、出口接管(17、20)从壳体右端伸出,壳体右端上部具有热流体介质进口接管(6),壳体左端下部具有热流体介质出口接管(7),壳体外面上顶部具有加入热流体介质接管(8)、压力表接管(9)和温度传感器接管(10),壳体外面底部具有排液管(24)和支座(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及真空超导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热交换器(5)的盘管支撑板(23)为正方形或其它多边形,均布若干安装盘管的圆孔及过流孔(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及真空超导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太阳能集热系统(1)选用WZJZ-G集热管系列产品或其它类似产品,热流体介质选用导热油、复合化学超导介质、热蒸汽或其它传热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及真空超导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真空超导加热炉(11)的炉壳为卧式圆筒形状,其外表面有绝热保温层,其受热流体盘管(33)利用盘管支撑板(35)安装在炉壳内腔上半部,火筒(30)安装在炉壳内腔下半部,烟气管(28、29)右端与火筒(30)右端连通,烟气管(28、29)左端与烟道弯头(26、27)连通,燃烧室(12)在炉壳左端,燃烧室(12)里端与火筒(30)左端连通,外端与燃烧器连通,受热流体盘管(33)的进、出口接管(21、19)从炉壳右端伸出,炉壳内腔下半部充满复合化学超导介质液,炉壳外面上顶部具有加入超导介质接管(14)、压力表接管(15)和温度传感器接管(16),炉壳外面底部具有排液接管(36)和支座(3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及真空超导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真空超导加热炉(11)的盘管支撑板(35)为半圆形状,均布若干安装盘管的圆孔,盘管支撑板(35)置于几个支撑块(38)上,支撑块(38)固定在炉壳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林;苏叶亭,未经刘忠林;苏叶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92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体功分器内连接件及腔体功分器
- 下一篇:一种自发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