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拨链器的拉索操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9570.4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斯·奥尔;托尔斯滕·阿米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137 | 分类号: | B62M9/137;B62M9/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拨链器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是引导并支承自行车前拨链器操纵用绳索的机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上的拨链器用于在安装于脚蹬上的不同链轮之间拨移驱动链条。拨链器具有固定部、平行连杆机构和活动部。固定部与自行车车架联接,与链条配合的导链器安装在活动部上。为了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固定部上设有操纵套环,根据座管直径,操纵套环也大小不同。座管有时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在此情况下,固定部用螺丝固定在一个安装于座管的焊件上或者采用一个软套。导链器匹配于链轮的齿数比或直径比。通常在赛车上设有两个链轮,在山地自行车上装有三个链轮。导链器在变速换挡时与链条相接触的区域内具有相应构成的配对导向件。自行车座管与后下叉(Kettenstrebe)相比具有不同的角度位置,这又影响导链器的结构。
拨链器的其它不同实施方式在于,操纵拉索或是向下布设以围绕脚蹬轴颈壳,或是向上布设以沿座管延伸。最后,拨链器或是通过拉索操纵从移入位置被置入移出位置,或是通过回位弹簧的力从移入位置被置入移出位置。
通常,操纵拉索固定在活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两个平行连杆臂之一上。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有效杆臂长度变化。在现有技术中已经知道各种绳索引导装置的实施方式,其设计用于尽量保持有效杆臂长度不变。为此,操纵绳索支承在从绳索夹开始延伸的导向面上。
在链轮内、座管外且脚蹬轴颈壳上方的且在后轮轮胎或护板和座管之间受限制的自由空间作为可安装拨链器的空间。此时,与赛车相比,在山地自行车的座管和轮胎之间有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可供使用,在赛车方面,存在着后轮在朝向脚蹬轴颈的方向上尽量移近的趋势,由此一来,后轮轮胎很靠近座管。
EP 0 653 347示出一种拨链器,它具有在内侧拉杆臂上压印出的绳索导向区。由此,拉杆臂增大许多并且难以制造。因为在最初的杆状臂和绳索导向机构之间的一体联接,所以没有出现麻烦的屈服现象,该屈服现象可能导致拉索操纵距离的损失。
EP 1 040 992示出一种可卸下的绳索导向适配接头,它除了绳索导向优点外,还允许拨链器在绳索操纵方面匹配于不同的状况。不利地出现以下情况,适配接头上的所有变形间接地影响了绳索操纵。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证适配接头在安装在操纵臂上后与该操纵臂固定联接,并且使用起来结构相应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设定目标是提供一种与拉杆臂联接的绳索导向机构,其没有上述缺点。如此实现该目标,拉杆臂和绳索导向机构不可拆地相互联接。绳索导向机构根据要求构成。它具有导向件,该导向件在绳索朝上布设和绳索朝下布设时都保证了可靠地引导和支承操纵绳索。此外,绳索导向机构节省地方,摩擦所造成的操纵力损失小。为此,连臂上的夹紧突起穿过绳索导向机构上的开口,由此,在操纵时出现的力几乎作用直达绳索导向机构的延伸平面。此外,绳索夹紧螺钉被拧入穿过绳索导向机构,由此在绳索导向机构的一侧定位绳索夹紧件,而夹紧螺钉的螺钉头本身在绳索导向机构的相对一侧。绳索夹紧螺钉定位在保证工具能容易接近螺钉头的方向上。这对自行车使用者有意义,他能够简单安装并调准拨链器的方向。同样的情况出现在自行车生产商完成安装时。
在此解决方式中,不存在很多的连臂变型方案。如此做到适应不同的安装条件,即,连臂与不同的绳索导向机构组合,随后被用于安装整个拨链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自行车的前拨链器,其上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拉索操纵机构,其中拉索朝下布设;
图2表示自行车的前拨链器,其上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拉索操纵机构,其中拉索朝上布设;
图3表示连臂和不可分离地与连臂相连的绳索导向件,其中该观察方向允许看到斜穿过绳索导向件的绳索夹紧螺钉;
图4表示连臂和不可分离地与连臂相连的绳索导向件,其中该观察方向允许看到相对螺钉头在对置一侧定位在绳索导向件上的绳索夹紧机构;以及
图5表示处于安装前的状态的连臂和绳索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RAM德国有限公司,未经SRAM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9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