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9743.2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褚俊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状 简易 餐具 消毒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本发明属于消毒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被人们所使用的餐具有筷子,勺子,以及西餐用的刀叉等等,人们通常使用筷子夹菜,而喝汤就要借助勺子,而吃西餐时一般使用刀叉等。
目前,为卫生起见,餐馆里往往都配备有一次性的餐具,用后即可丢弃,从而避免重复利用带来的污染,而一次性餐具在制作时往往使用甲醛等消毒液进行过消毒,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消毒液残留,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并且一次性餐具如一次性筷子等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对环境具有灾难性的影响,其它的一次性餐具如塑料勺、塑料叉等等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而如果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而使用重复利用的消毒餐具,则餐馆的消毒设施往往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为此,一些人群往往在包里随身携带有餐具,这样在外用餐时就可以使用自己的餐具,从而既不用担心一次性餐具的消毒液残留和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又不必受到餐馆内重复利用的消毒餐具的消毒不彻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该做法比较环保,避免了一次性餐具对森林等的砍伐浪费。
但是,自己携带的餐具也需要经常的清洁和消毒,并要得到妥善的保存,否则容易在餐具上滋生细菌,既不容易使用,又会使健康受到影响,但是,目前并没有针对此种情况的消毒和保存设备,带来很多不便。
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餐具筒,其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器,平时将餐具放置在其中,可定期使用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但由于餐具本身的长度尺寸原因,这类餐具筒不可避免要做得很大,而人们随身携带的包的空间又往往不是很大,这就给携带上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的餐具筒,其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器,平时将餐具放置在其中,可定期使用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但由于餐具本身的长度尺寸原因,这类餐具筒不可避免要做得很大,而人们随身携带的包的空间又往往不是很大,这就给携带上带来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具有位于其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为圆筒状结构,在其一个底面上具有供餐具插入的插入孔,在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对插入到其中的餐具进行消毒的紫外线消毒器和向所述紫外线消毒器供电的电池,并在外壳表面设置有控制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圆筒面上具有观察内部消毒状态的玻璃窗。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圆筒面上与所述玻璃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盛装所述电池的电池仓。
优选的,所述插入孔为两个供筷子插入的圆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由于其体积较小,能够方便的进行携带,在吃饭前将餐具插入所述插入孔进行消毒,而在使用时由于只需将需要消毒的部分插入即可,则相对于消毒筒之类的全将餐具装入的设施,明显地减少了体积,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指本发明所述的的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的俯视图;
图2是指本发明所述的的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的前视图;
图3是指本发明所述的的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的底面图;
图4是指本发明所述的的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的侧面图;
图5是指本发明所述的的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的整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外壳,2-开关,3-玻璃窗,4-电池,5-电池仓,6-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简易餐具消毒器具有位于其外侧的外壳1,所述外壳1为圆筒状结构,在其一个底面上具有供餐具插入的插入孔6,在所述外壳1内部具有对插入到其中的餐具进行消毒的紫外线消毒器和向所述紫外线消毒器供电的电池4,并在外壳表面设置有控制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开关2,所述外壳的圆筒面上具有观察内部消毒状态的玻璃窗3,所述外壳的圆筒面上与所述玻璃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盛装所述电池4的电池仓5,所述插入孔6为两个供筷子插入的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9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换机端口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离心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