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打砼方桩的破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0445.5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9/00 | 分类号: | E02D9/00;E02D13/0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打砼方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施打砼方桩的砼桩头凿除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在施打砼方桩后,要对超出设计标高部分的砼桩头进行凿除,现行的施工过程是:先在桩身标高处用云齿锯切割一道缝,再进行超高桩头凿除。这种施工方法易造成桩顶砼破损,一旦桩顶破损范围超过桩帽底标高时,存在掉边、掉角等工艺缺陷,将形成钢筋锈蚀通道,导致钢筋锈蚀及砼脱落,难以保证施工质量,成为影响工程耐久性的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确保施工质量的施打砼方桩的破桩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桩身标高处切割一道标记缝;
2)在距上述标记缝上方4~6cm处切割一道切缝;
3)剔除标记缝和切缝之间的部分混凝土,形成一个凹槽;
4)对凹槽部分的砼桩头进行凿除。
本发明通过在距上述标记缝上方4~6cm处切割一道切缝,使凿除切缝定位在标记缝和切缝之间,通过剔除标记缝和切缝之间的部分混凝土,可使标记缝和切缝之间的应力更加集中,此方法可以使凹槽部位成为整个桩身最为薄弱的地方,在此处断裂的几率增大,不易将裂缝传导至桩身下部,以保证凿除桩头时不出现劈角和掉角现象。故,通过本发明凿除后的砼桩头平整、无掉边、掉角等工艺缺陷,外观整齐,工程质量大大提高,有效避免了工程耐久性的安全质量隐患。
为了进一步提高凿除质量,方便施工,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所述凹槽的宽度为4~5cm。
同理,所述凹槽的深度为4~5cm。
具体实施方式
操作步骤:
1、在成型的砼桩头上标出超出设计标高处用云齿锯切割一道标记缝。
2、在距标记缝上方4~6cm处用云齿锯切割一道切缝。
3、剔除标记缝和切缝之间的部分混凝土,形成一个宽度为4~5cm、深度为4~5cm的凹槽的。
4、采用风镐对凹槽部分的砼桩头进行凿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0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