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0518.0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3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界;杨永鑫;郭铭冰;卢闫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锐视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医学 诊断 装置 中的 探测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包括闪烁体晶体和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电子线路和主计算机,所述闪烁体晶体耦合面的面积与所述光电探测器耦合面的面积比例小于1∶1,所述闪烁体晶体光耦合到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通过所述前端电子线路连入所述主计算机,所述前端电子线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信号甄别电路、编码电路和信号通信电路,所述光电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所述信号甄别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甄别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编码电路和所述信号通信连入所述主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晶体耦合面为多边形,所述闪烁体晶体耦合面中至少一条边与所述光电探测器耦合面中最短的一条边的边长比例小于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晶体耦合面为正方形,所述光电探测器耦合面为正方形,所述闪烁体晶体的边长为探测器边长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晶体耦合面为长方形,所述光电探测器耦合面为正方形,所述闪烁体晶体的宽为探测器边长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闪烁体晶体通过光导和/或硅油耦合到光电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晶体由多个独立的闪烁体晶体排列成阵列形成或由多个小的闪烁体阵列排列成大的闪烁体晶体阵列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晶体包括活性铊碘化钠晶体、锗酸铋晶体、硅酸镥晶体、硅酸镥-钇晶体或硅酸钆晶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由多个独立的光电探测器排列成阵列形成或由多个小的光电探测器阵列排列成大的光电探测器阵列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光电倍增管、硅光电倍增器、位置敏感光电倍增管或雪崩光电二极管。
10.一种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中的探测器,所述方法,包括:
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由闪烁体晶体发出的光能时,将所述光能转化为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传输给前端电子线路,所述检测信号包含与探测到的光能对应的闪烁体晶体的位置信息;
所述前端电子线路检测所述检测并判断信号是否为有效信号,并将有效的检测信号传输给主计算机;
所述主计算机根据所述有效的检测信号识别闪烁体晶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前端电子线路检测并判断所述检测信号是否为有效信号,包括:
在所述前端电子线路检测到所述检测信号为一个独立的信号时,判断得到所述检测信号为有效的检测信号;
在所述前端电子线路检测到所述检测信号为多个信号时,判断所述多个信号中的位置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所述检测信号为有效的检测信号,否则,所述检测信号为无效的检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锐视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锐视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05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