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0524.6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悠;三浦育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膳魔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尹文会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真空 绝热 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便携式保温瓶、暖瓶、广口保温瓶等使用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的真空绝热容器,将金属制的内容器与外容器通过各口部接合成一体而构成双层壁结构,作为不需要用于覆盖外容器底部的罩部件的真空绝热容器,在外容器的主体部作为与外容器的主体部连接的外装体而形成板状的底部构件,该底部构件具有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真空排气后被密封的真空排气孔,并且在外容器的主体端部与底部构件端部且在向外侧露出的一侧的端部位置上将上述外容器的主体部与底部构件接合。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将底部构件的周缘侧向上弯曲形成周缘立起部,该周缘立起部的上端侧与外容器的主体部的下端部侧嵌合而接合,并且以周缘立起部的外表面与外筒的主体部成为大致同一面的方式将该周缘立起部外嵌于外筒主体部的缩径筒部,以此提高容器的外观性,并且进行全洗时指尖不会钩挂容器等而能够提高全洗便利性,而且无需担心由于浸水而导致腐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6729号公报
一般为了提高真空绝热器的绝热性能,作为防辐射对策而在内容器外表面镀覆辐射率小的金属或卷绕辐射率小的金属箔。因此,在这种双层结构的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工序中,由于内容器与外容器的主体部间隔比较窄,所以事先在内容器单体镀覆金属或卷绕金属箔,然后将内容器从外容器本体的底部开口插入,把内容器的口部与外容器的口部接合,之后在外容器本体的底部开口上外嵌底部构件,从而进行接合,内容器、外容器本体、底部构件成为一体,利用真空排气孔对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进行真空排气,最后用蜡材等密封真空排气孔。
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在外容器本体的端部上,借助台阶部而朝向缩小外容器本体的直径的方向形成缩径筒部,因此将镀覆金属或卷绕有金属箔的内容器从外容器本体的底部开口插入而嵌合时,可能会在外容器本体的端部拉挂设于内容器的外表面的镀覆金属或金属箔,进而由于其损伤而导致绝热性能降低。
因此,为了防止内容器的镀覆金属或金属箔不被拉挂,需要增大外容器本体的底部开口的直径,进而增大外容器的直径,所以在使真空绝热容器小型化方面会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在外容器的主体部上与外容器的主体部连接地形成底部构件,并且将外容器的主体部的端部与在底部构件的周缘以与外容器的主体部的端部侧对置的方式立起的周缘立起部接合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能够确保在将内容器插入于外容器本体的主体部的端部时两者之间不易接触的间隙。另外,还需使周缘立起部的外表面与外筒本体的主体部部成为大致同一面。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具有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排成真空的双层壁结构,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主体部连接地形成底部构件,并且在上述底部构件的周缘设置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对置的周缘立起部,该周缘立起部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接合,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周缘立起部的端部侧形成缩径筒部,并且将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外嵌于该缩径筒部而进行密封。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基础上,在上述周缘立起部借助台阶部形成上述缩径筒部,并且主体部的端部卡定于上述台阶部。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基础上,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由上述周缘立起部的最大直径与上述外容器的主体部的直径大致相同的构件构成。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基础上,上述底部构件由穿设有被封住的真空排气孔的构件构成。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接合内容器与外容器的各口部并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排成真空的双层壁结构,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主体部连接地形成底部构件,并且在上述底部构件的周缘设置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对置的周缘立起部,将该周缘立起部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接合,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形成为直管状的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以上述口部为头端而插入内容器,将上述口部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口部嵌合,之后将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外嵌于在上述周缘立起部的端部侧形成的缩径筒部。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在底部构件的缩径筒部上外嵌并密封外容器本体的主体部的端部侧,从而与在外容器本体的主体部的端部侧外嵌底部构件的情形相比,能够尽可能地增大主体部的端部的开口,能够避免损伤外表面地从外容器本体的端部侧插入内容器。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通过在上述台阶部卡定上述主体部的端部,能够准确地相对于外容器本体进行底部构件的定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膳魔师株式会社,未经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膳魔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0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