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0832.9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刘莎;刘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细菌 驱动 机理 装置 | ||
1.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该装置本体上开设有两个用于盛放含细菌培养液的凹槽,两凹槽之间通过隆起结构分隔开,所述的隆起结构上开设有多条孔槽,所述的两凹槽通过孔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由透明抗腐蚀材料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抗腐蚀材料为有机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隆起结构呈梯形,一端窄一端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条孔槽的宽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条孔槽的宽度为0.05~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凹槽的边缘各开有用于嵌入电极的狭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狭缝开设在距离隆起结构1~5mm处。
9.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一种研究细菌驱动机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盖玻片,该盖玻片覆盖在装置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08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