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制生物有机肥料的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1604.3 申请日: 2011-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2219563A 公开(公告)日: 2011-10-19
发明(设计)人: 刘原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市绿丹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5F1/00 分类号: C05F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武***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 有机肥料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料,尤其涉及一种鱼制生物有机肥料的工艺。

【背景技术】

肥料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品,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目前所广泛使用的肥料主要包括三种: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的种类繁多(如人粪尿、牧畜粪尿和厩肥、绿肥、堆肥和沤肥等),而且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有机肥料的特点是所含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它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还含有钙、镁、硫、铁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然而,这些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物状态,难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中的化学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使养分逐渐释放,因而肥效长而稳定。另外,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值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

无机肥料为矿质肥料,也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通常的化肥即“无机肥料”。无机肥料的特点是所含营养成分比较多,易于被作物吸收,但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容易突然结板。

生物有机肥是近几年研制的新型肥料,是有机肥和菌肥的有机结合体。生物有机肥料以有机肥为基质和载体,加入适量无机元素,再加入有利于土壤结构、作物吸收、元素释放等有益微生物,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生物有机肥料有机质载体大多为作物秸秆、草炭、禽畜粪、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所含微生物大致为分解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等。生物有机肥料的作用原理是施入土壤的生物有机质经微生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达到改善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植物生长、抗病防虫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海洋水产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淡水鱼的产量越居世界首位。目前,鱼制品加工厂生产后所剩余的鱼头、鱼尾、内脏等肥料边角料非常多。这些淡水鱼肥料忠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营养元素,一般被直接加工成粉末,添加到肥料或其它相关产品中。

然而,在这种含有直接将淡水鱼边角料加工成的鱼粉的废料中,营养成分很难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富含植物易于吸收的营养元素的鱼制生物有机肥料的工艺。

一种鱼制生物有机肥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淡水鱼边角料粉碎成粉末;将淡水鱼边角料粉末投入发酵池中;在发酵池内投入食用磷酸;在发酵池内加水;在发酵池内加入生物发酵剂;将发酵池内的温度控制在16℃~35℃下发酵5天;以及将发酵后的液体进行过滤。

优选地,在所述在发酵池内投入食用磷酸的步骤中,食用磷酸的投入量按照原料∶食用磷酸=1000kg∶500L来计算。

优选地,在所述在发酵池内加水的步骤中,水的加入量按照淡水鱼粉末原料∶水=1000kg∶1000kg来计算。

优选地,在所述在发酵池内加入生物发酵剂的步骤中,生物发酵剂的投入量按照淡水鱼粉末原料∶生物发酵剂=1000kg∶1kg来计算。

优选地,在所述在发酵池内加入生物发酵剂的步骤后,还包括在发酵池内加入生物除臭剂的步骤,在所述在发酵池内加入生物除臭剂的步骤中,生物除臭剂的投入量按照淡水鱼粉末原料∶生物除臭剂=1000kg∶20L来计算。

优选地,在所述将淡水鱼边角料粉碎成粉末的步骤中,淡水鱼边角料包括鱼头、鱼尾、鱼内脏、鱼骨头。

优选地,所述工艺在所述将发酵后的液体进行过滤的步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过滤后的滤液按照50%的比例进行浓缩。

优选地,所述工艺在所述将发酵后的液体进行过滤的步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牡蛎粉与过滤后的滤渣混合;以及将混合牡蛎粉的滤渣烘干制成颗粒。

优选地,在所述牡蛎粉的掺入量按照淡水鱼粉末原料∶牡蛎粉=1000kg∶1500kg来计算。

本发明所提供的鱼制生物有机肥料的工艺将淡水鱼边角料的粉末与生物发酵剂中的主要成分酵素菌进行有氧发酵,分解淡水鱼边角料中的动物蛋白及动物纤维,分解后产生易被植物和突然所吸收的固氮菌、溶磷菌、硅酸盐细菌、乳酸菌等,可提高土壤养分活性、增进土壤肥力以及改善农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鱼制生物肥料的工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鱼制生物肥料的工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绿丹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绿丹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1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